【江夏之战】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再次攻打黄祖,此战意义重年夜,这已经是孙氏对黄祖的第五次战争了,此前孙坚甚至就是死于与黄祖的交锋(注2),此外孙策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曾伐罪黄祖(注3),孙权领军后亦策动过两次(前文已提),虽然都颇有收成,但都因为各种原因并未肃除黄祖,黄祖也成了江东一年夜隐患。而对于凌统来说,还有着另一层意义,因为他的父亲凌操即是死于对黄祖的战争中,而且是死于江夏。
此战凌统担任先锋,率领壮士数十人共乘一船,经常远离年夜戎行几十里作战。凌管辖兵虽少,饶暌耿勇异常,杀入右江瞬息,斩杀黄祖将领张硕,将其全船人捕捉。那时敌军船上有若干好多人没记实,不外不会少于凌统,凌统仅以数十人便杀失踪敌军将领,俘虏全船之人,当真勇猛。随后凌统返回禀报孙权,率军兼程行进,水陆同时达到。
当然黄祖也不是省油的灯,他于沔口之上筑起了“水上碉堡”,横置两艘蒙冲战舰据守沔口,用棕榈编的年夜绳绑上石头作为石墩固定住战船,“上有千人,以弩交射,飞矢雨下,军不得前”。凌统继续被委以重任,和董袭担任先锋,而董袭是昔时和孙策一路打全国的宿将,早已位至偏快要,要知道就连周瑜也是在南郡之战后才升任偏快要的,凌统则是在七年之后立下债主奇功才升任偏快要,而凌统那时仅为别部司马,能和董袭一路担任先锋,足见其能力。凌统、董袭二人各自率领敢死队百人,身着双层铠甲,乘年夜船杀入蒙冲战舰中心。董袭砍断绳子,打破防线,年夜军随即而入,吕蒙斩杀黄祖水军都督陈就,黄祖落荒而逃,凌统率先攻下城池,此役年夜获全胜(注4)。
注2:《三国志•孙破虏传》:表遣黄祖逆於樊、邓之间。坚击破之,追渡汉水,遂围襄阳,单马行岘山,为祖军士所射杀。
《典略》:坚乘胜夜追祖,祖部兵年夜竹木间暗射坚,杀之。
注3:《江表传》:时策西讨黄祖,行及石城……来为黄祖先锋。策与战,年夜破之。
《吴录》载策表曰:“臣讨黄祖,以十二月八日到祖所屯沙羡县……诚皆圣朝神武远振,臣讨有罪,得效微勤。”
《三国志•吴主传》:建安四年,年夜策征庐江太守刘勋。勋破,进讨黄祖於沙羡。
注4:《三国志•吴主传》:凌统、董袭等尽锐攻之。
【南郡之战】
同是在建安十三年,凌统升任承烈都尉,介入了闻名的“赤壁之战”,与周瑜等拒破曹公于乌林,因为陈寿对于这场战争的记实过于精练,我们也无法考证凌统在此战之中的所作所为了。
之后凌统随周瑜攻打南郡。这时甘宁被曹仁围困于夷陵,派人求救,可是众将却否决救援。因为那时军力原本就很少,一旦分兵去救甘宁,主营很可能不保。这时吕蒙向周瑜举荐凌统,认为他足以担此重任(注5)。
这里得提一下凌统和周瑜的关系了,因为似乎凌统每一次的步履都伴跟着周瑜的身影。凌统介入的“讨麻、保二屯”之战,后来的都督即是周瑜,而江夏之战,据《三国志•周瑜传》记实,周瑜即是那场战争的“前部年夜督”,也就是说凌统那时也是受周瑜统帅,尔后来的“赤壁之战”更不必说了。这里不得不感伤一下周瑜的识人之明和率领才干了,因为如不美观不是他不美判定的给凌统一个戴罪立功的机缘,生怕也不会有后来凌统的赫赫军功了,而那场仗恰恰是因为凌统的阐扬而率先打开了场所排场。尔后来的江夏之战,也恰是周瑜破格重用了只是后辈的凌统,让他与和他父亲一辈的年夜将董袭担任先锋,而凌统也没有辜负周瑜重托,立下了“先搏其城”的年夜功。
由此可见,周瑜并不是纯挚的听了吕蒙的定见便把如斯重任交给了凌统,而是他经由过程多次的合作,早已深切体味了凌统的才干,而之前的“江夏之战”早已有委以重任的先例了。而吕蒙之所以举荐凌统,可能也因为“江夏之战”他亲眼所见凌统才干有关。周瑜、吕蒙也不愧为江东名将,识人之明可见一斑。而凌统自然不负众望,周瑜率兵归来瞬息,主营平安无事。因为并文暌剐记实,此时代魏军是否前来攻打我们也不得而知了。此战之后凌统以功迁为校尉。
注5:《三国志•吕蒙传》:蒙谓瑜、普曰:“留淩公绩,蒙与君行,获救释急,势亦不久,蒙保公绩能十日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