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巴传》注引《零陵先贤传》「初攻刘璋,备与士众约,若事定,府库百物,孤无预焉。及拔成都,士众皆舍干戈赴诸藏,竞取宝物,军用不足,备甚忧之。巴曰:『易耳,但当铸直百钱,平诸物价,令更为官厅。』备从之,数月之间,府库充实。」
《三国铸币斗劲:曹魏最仁义,刘备最坑人》一文,以此论断刘备操作刊行货泉制造通或膨胀,进而抽剥人平易近资产。然而刘巴尚针砭划「平诸物价」,即维持物价的平衡,且相关文献没有蜀国物价飙涨的记实,《晋书籍食货志》也仅说起金属货泉在魏、吴没有适用价值,是以刘备于益州奉行的可能是一种「较成功」或是至少「且则成功」的新货泉政策。
又据章映阁师长教师着《诸葛亮》「从四川、云南,以至湖北武汉地域出土的众多蜀汉货泉来看,充实默示了蜀汉货泉行使的普遍,不单在国内,甚至远及东吴,由此更反映出那时蜀汉经济的发家畅旺。」可见蜀汉的金属货泉理当是比魏、吴者具适用价值。
当然所谓「府库充实」的一大原因还搜罗「令更为官厅」,这看起来就如凯恩斯之言,只是可能一来成都平易近间殷富者众,二来刘备、诸葛亮有因应通膨的对策,是以对于物价造成的冲击较小,将于后面简述。而前述所谓「较成功」和「且则成功」是因为直百钱刊行久了之后似乎不成避免地呈现弊病。蜀汉政丅府后来又有所谓的「传形五铢」。
《三国食货志》:「蜀又铸有传形五铢钱,则与直百钱并行者也。钱录卷五:『顾烜谱谓昭烈铸传形五铢,盖五字居左,铢字居右,仿传形半两为之。』 古泉汇利集卷五:『传形五铢,顾烜董遹两钱谱酒揭捉蜀汉铸。』
案:传形五铢不必为刘备所铸,当系直百钱行久多弊,故蜀铸此以救平易近困耳。五铢二字所以传形者,盖自值百钱行,五铢之不美观念不清,放变换五铢二字之位置,明五字在左铢字在右之钱,非仅直直百钱之百分之一也。古泉汇利集卷五有蜀传形五铢图,兹摹于次以供参考。」
据此,除了感伤刘备追刘巴,真的没白追之外,想来诸葛亮在其执政时代对于蜀汉的物价与币值不变理当有相当的进献。除了提高境内粮食、物资的产值之外,「蜀锦外销」也是主要策略。出售在魏、吴具有本色高价货泉地位的锦帛,缔造蜀汉经济繁荣,可谓高明。
《承平御览》引《诸葛亮集》:「今平易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
山谦之《丹阳记》:「江东历代尚未有锦,而成都独称妙,故三国时魏则市于蜀,而吴亦资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