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诸葛亮休士功农的历史背景与重要意义
三国之中,蜀汉国力最弱,是一个白手起家的割据政权,从规划立国蓝图,到人蜀建国开创帝业,以至偏安益州一隅而与魏、吴两国鼎立争雄达四十余年,是同诸葛亮智慧才能和鞠躬尽瘁的实干精神分不开的。他之所以要北伐,其目的就是要打破魏强蜀弱力量悬殊的严重局面。荆州失守后,蜀汉政权唯有益州一地,在国小民贫的情况下,又不断对外用兵,从章武元年刘备发动大规模东征与孙吴争夺荆州;接着就是诸葛亮的南征北伐,战争几乎连年不断,大量加重在益州人民的兵役和劳役负担,既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又直接影响农副业的生产。如:魏、蜀争夺汉中时,前方告急,需要征调大批农业劳力补充兵源,时至春夏大忙,诸葛亮因此犹豫不决,但为了避免“家门之祸”,最后迫不得已采纳了“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主张,在农忙的关键时节抽调大批劳力脱离农事,对于粮食生产的损失和破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再如,每遇大的战役之后,还需征发大批兵丁充实军队。夷陵战后,仅巴西郡就立即征发兵士五千以补充军队缺额(见《蜀志·马忠传》)。农业人口的不断减少,促使益州农业经济的日趋衰弱。
早在刘备夺取汉中之前,法正就建议攻取汉中然后“广农积谷”,在当时它只是作为一项战略计划而提出来的,但也反映了当时益州国库空虚,粮食不足,需要另外开辟粮食基地的要求。鉴于益州的经济状况,诸葛亮叹息曰:“今民贫国虚,决敌之资,唯仰锦耳。”封建社会以农立国,凡志存远图的贤能之士都尊崇“王者之治,崇本抑未,务农重谷。”决敌资应先是粮食,但蜀汉却不得不主要依赖于蜀锦的税收和贸易来维持战争的重负,足见蜀汉当时经济的恶化和粮食之短缺。同时也证实了诸葛亮北伐不仅有运粮之艰,而且有缺粮之患。因此,为了保证北伐中的军粮供应,减轻蜀国朝廷和百姓的负担,诸葛亮不但有实行屯田的必要,而且休士劝农迫在眉睫。
诸葛亮在汉中屯田,是因为汉中靠近北伐前线,也是产粮区,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据《三国志·魏志·张鲁传》载:“汉中户出十万,财富土沃”,但曹操在放弃汉中时“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接着又使汉中“百姓自乐出徙洛邺者八万余口”,曹操又“恐刘备北取武氏,以逼关中”于是又“徙氏五万余,落出扶风、天水”。因此蜀在夺取汉中后,只是“得地而不得民也”。诸葛亮在汉中可以掌握大片无主土地,但要实行屯田的最大困难就是缺乏劳动力,故诸葛亮要在汉中体上劝农,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军队参加农业生产,实行军屯。于是,从建兴十年起,诸葛亮暂停北伐的军事活动,“休上劝农于黄沙”重点在汉中发展粮食生产。
二、诸葛亮休士劝农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史载,从建兴十年(2s2年)起,诸葛亮“休士劝农于黄沙”重点发展农业生产,时间达二年左右,此间军队无作战任务,当时汉中地广人稀,劳动力严重缺乏,诸葛亮又“每以粮少为恨”,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深通“务地之本”的诸葛亮是不会让十万大军终年坐食军饷,把大批精壮劳力放置不用。那么,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究竟采取了那些有效措施来发展生产,扩大经济效益呢?
(1)设置“督家”官吏,兴修水利汲施。汉中盆地是一个“赋贡所出”的鱼米之乡,气候温和,粮食作物种类繁多,而稻米尤享盛誉。当年,诸葛亮率军到汉中后,为了发展农业生产,命吕义为汉中太守,“兼领督农、供给军粮”,后来,为加强北伐的军需供应,又令杨义在汉中“规划分布,筹度粮谷”,同时,诸葛亮还十分注重兴修水利,并把它视为粮食丰收的根本保证,对西汉初年萧何在汉中所开创的“山河堰”等水利设施“遗迹增筑”、这些史实说明了诸葛亮在汉中曾把“督农”和兴修水利作为发展生产解决北伐军需物资的第一步措施来抓。
近年来,在汉中及勉县的蜀汉墓葬出土文物中,反映水利设施的有两类:一是陶陂地,多近圆形,基面积不大,蓄水量也小,但它能够依其地势,适应于浅山丘陵地带农田灌溉;二是陶陂塘,它适应于陕南平坦地带的小型蓄水设施,多为方型而规整,分布面广,对平川的农田灌溉较有实效。上述陂、塘模型的出土是蜀汉时期为发展农业生产而兴修水利的实物例证,同时又说明了诸葛亮当年休士劝农时除整修延用了前人所开创的水利设施外,还在汉中因地制宜地增筑了一系列适应于浅山丘陵和平川地带农田灌溉的陂、槽畜水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