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丘俭反叛时,邓艾充先锋,在乐嘉架浮桥,又追文钦到丘头,再立大功被进封方城乡候。后解被围狄道的王经成功,受封安西将军,成为一方封疆大吏正式开始了与姜维的对抗。
狄道解围虽成功,而魏军损失惨重,蜀军却未伤要害,邓艾认为姜维必来袭,据险而守。果真姜维进攻,不克欲击上邽,邓艾果断在段谷截击大胜。此战使蜀军元气大伤,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北伐。邓艾因此战加封为征西将军。
偷渡阴平,建立奇功
直到魏甘露元年七月,姜维最后一次北伐被邓艾击败,从此开始了攻守互换,魏决定灭蜀了。由于邓艾功太大,司马昭有点不放心,派钟会当主帅节制邓艾,当然艾是不服气的,但看到钟会的攻蜀方案无泄可击时也无话可说,当然怨气是不会消的。攻蜀时便放走了沓中的姜维,让其回军在剑阁死守挡住了钟会的大军。眼看魏军军粮不济(的确山道运粮难不只是诸葛亮的难事),邓艾见其表现的时机来了,“ 冬十月,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余里,凿山通道,造作桥阁。山高谷深,至为艰险,又粮运将匮,频于危殆。艾以毡自裹,推转而下。将士皆攀木缘崖,鱼贯而进。”在天降奇兵面前油江守将马邈大惊而降。邓艾乘胜攻击成都最后一道屏障绵竹。而守将诸葛瞻头脑缺乏冷静,被邓艾的劝降信给激出城来。邓艾死战获胜。至此刘禅无奈投降,蜀国灭亡。
邓艾作战不为假象诡计所迷,数败名将姜维。而自己又能针对那些没有见过战阵的武将施以恐吓、激将的方式使敌或降或出城,避免了偷袭**攻坚不利的缺**可惜一代名将最后还是死于权术上的弱智。
四、周瑜,字公瑾。
受命危难,稳定江东
周瑜出身士族,少时与孙策友好。东汉兴平二年起兵助孙策占据江东立下大功。孙策死后,周瑜和张昭全力支持和辅佐孙权,迅速安定了江东的局势。周瑜亲自出面挽留鲁肃,并推荐给孙权。曹操于建安七年派人下书要孙权送人质给他。面对曹操的讹诈,众人多犹豫不决。周瑜坚决反对向曹操屈服。他认为,江东拒险,交通便利,兵精粮多,能割据,不必向曹操低头。送人质反而会陷入被动,受到曹操的钳制。周瑜的意见得到了孙权母子的一致赞同。
建安五年始,周瑜一直坐镇吴郡,平乱讨叛。建安十一年,周瑜亲自督讨麻、保二屯的山越族,斩获其部落首领。
建安十三年初,周瑜向孙权举荐刘表的降将甘宁。孙权接受甘宁的建议,击杀黄祖,为孙权夺取荆州扫清了道路。
羽冠纶巾,赤壁争雄
建安十三年七月,曹操亲率大军进攻刘表,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寡不敌众,狼狈地逃到夏口。曹操不但得到荆州的大批水师战船,而且又据有粮食武器储备丰足的江陵。九月,刘备的谋臣诸葛亮也极力劝说孙权、刘备两家联合破曹;同时孙权收到曹操威胁的书信,张昭等人主降。周瑜反对投降,极力主战。他说,曹操的致命弱点是有关西的马超、韩遂的后顾之忧;兵多是北方人,不服南方水土,不善水战,“舍鞍马,杖舟楫”,与江东水军交锋,是舍长用短,曹操违犯兵家作战的大忌。又指出他十五六万北方主力,因远征,久战疲敝,战力不强。荆州新降七八万人,多有疑虑,士气低靡。周瑜表示只要五万精兵,便可打败曹操。这样使孙权坚定了破曹的信心。当即,周瑜、程普被任命为左、右都督,分领大军逆流西上,和刘备并力,迎击曹军。 在樊口,孙刘联军合计五万人左右。
曹军在赤壁,与孙刘联军相遇。周瑜的推测成为事实,疫疾已在曹军中流行,战力大受影响。结果两军交锋,曹军初战失利,退到江北的乌林,上岸安营扎寨,与联军隔江对峙。 两军僵持的局面对人孤力单的联军不利。周瑜的部将黄盖建议说,敌众我寡,宜速战。而曹军针对北方军士不习水战的缺陷,采用方连战舰,首尾相接的方式进行补救,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可以用火攻打败他的机会。周瑜采纳了黄盖的建议。
黄盖按照与周瑜制定的计策,写信给曹操表示愿意归降。曹操没有识破这是诈降计,答应接受黄盖。黄盖选择了一个东南风猛烈的夜晚,率领着船队向江北冲去。在离北军二里的水面上,黄盖命令各船同时点火。火猛风烈,船行如箭。由于曹军没有防备,结果小船点燃了他们的战舰。刹时间大火腾空而起,火舌向对岸舔去,很快延及曹军的营垒,顿时陷入一片火海之中。曹操猝不及防,无心迎敌,带着残部向北败逃走。联军在刘备、周瑜的带领之下,水陆并进,一直追到南郡。赤壁一战,曹军损失过半,周瑜的英名传扬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