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戎马一生
公元190年,曹操起兵讨伐董卓,诸侯群起应之,而曹洪作为曹魏嫡系中一支较为正统的血脉,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个建功立业的机会。不久之后,曹洪便弃官投往了曹操麾下开始了戎马生涯。
二月,董卓闻各路兵马纷纷起事,无奈之下,乃迁天子改都长安。当曹操听到这个消息后,认为这是个“一战而天下定”的机会,但此时所谓的盟军却似乎毫无进取之意。于是,愤怒的曹操便自行领军西进准备占据成皋,而曹洪作为曹操的基本武装力量自然也随军同行。不久,军队到达荥阳,遭遇了董卓部下徐荣的强烈阻击,曹操大败,兵士死伤甚多。当曹操的残军逃至接近汴水时,由于其“所乘马被创”,而敌军却追之甚急。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曹洪以“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君”这番颇为大义凛然的话语成功的将曹操劝解上了自己的坐骑,并且随后又在汴水旁找到了渡河的船支,顺利的帮助了曹操逃脱敌兵的追击。当徐荣兵马赶到时,发现曹操早已遁去,随即也就放弃了追赶,引军自回。荥阳之战,曹洪在危机关头力挽大厦于将倾,成功的保住了曹操的性命。开句无伤大雅的玩笑,“若是当时无洪,则日后必无操”。至于如今被世人们所津津乐道的这段三国纷争,或许也就会随之烟消云散了。
在曹操被徐荣击败后,各怀心事的关东诸雄依旧持疑不进。不久之后,诸雄们便一哄而散了,而所谓的“勤王”也就此宣告结束。曹操由于在之前的荥阳之败中损失了不少兵力,为了尽快的加强自己的武装力量,他便派遣夏侯敦与曹洪去扬州地区募兵。根据《三国志•曹洪传》和《三国志•武帝纪》中的记载,由于当时“扬州刺史陈温素与洪善”,加之曹洪统领的“家兵千余人”或多或少所带来的威慑性。于是,曹洪振臂一呼之下,顺利征得“庐江上甲二千人”。而后,夏、曹二人又前往丹杨太守周昕处,“复得数千人”,两处共计募兵四千余人,并随即领兵迅速赶往龙亢同曹操会合。在这里,通过史料的记载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在当时曹操麾下的众多武将之中,由于曹洪其身后所拥有的显赫家庭背景,所以这自然造成他的号召力不亚于其他诸将,而这样的背景与号召力对于起初的曹操建立霸王基业也确实增添了不少砝码。
公元194年,曹操东征徐州,令荀彧、程昱等人留守鄄城。而就在曹操前脚刚迈出兖州之地时,陈宫、张邈等人后脚便发生了动乱。陈、张二人乘此机会暗中共迎吕布入主兖州,转瞬之间,四周郡县皆响应,兖州形势陷入了一片水深火热之中。无奈之下,曹操只得放弃徐州,匆忙之间赶往兖州以挽回颓势。起初,曹操与吕布交战于濮阳,前几仗曹操都未得优势,数次失利。此后,当地又遭蝗祸,双方只得息鼓罢兵。
同年间,曹操为了尽快的夺回兖州之地,他开始了疯狂的反扑。此时,曹洪被赋予了一项重要的任务——“将兵在前,先据东平、范,聚谷以继军”。据《三国志•武帝纪》记载,由于当时正值兖州大荒,不但“百姓大饿”,且“布粮食亦尽”。所以,在当时的环境下,一支有充分保障的补给线对于曹操而言是极其关键的,并且这也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吕布集团的发展。当然,重压之下,作为曹操亲信的曹洪自然不敢怠慢,他十分顺利的完成了这项战略性任务。不久,曹操大破吕布、张邈于濮阳,此时曹洪又迅速的抢占了东阿,随即“转击济阴、山阳、中牟、阳武、京、密十余县,皆拔之。”当曹操收复兖州之地后,便以前后之功拜曹洪为鹰扬校尉,迁扬武中郎将。
公元196年,曹操在荀彧等人的建议下欲迎天子于许都,于是便将这个重任再次交给了曹洪。正当曹洪赶往汉献帝的居所时,途中却遇到了“卫将军董承与袁术将苌奴拒险”,曹洪无功而返。九月,当曹操完全掌控了局势后,随即便成功的将天子移驾许都,而曹洪也被拜为谏议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