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颜良因为想要招降才让云长得手的说法,实在难以成立。
(在这里说几句题外话,上次有人发帖子讽刺我说“千里走单骑”中的“千里”是在吹捧云长,从许都到古城根本没有千里,还要我在地图上量量看。对此我想说,这里的“千里”实际上是一种四舍五入的概数。就象千里马一定要日行千里才算得上千里马吗?万里长城是不是一定要不多不少刚好一万里?其实就是个说法,何必斤斤计较呢?)
看到现在,大家对关羽单枪匹马刺颜良还有异议吗?
在这里我不得不批评一部分羽黑。通过吧里的帖子我发现,这部分羽黑都是铁杆的云迷,因为演义中赵云单骑救阿斗的神勇表现在正史上破产,而云长斩颜良却是铁一般的史实。于是这些云迷容不得有人比偶像更强,便千方百计地诋毁云长,造一些“不可能”之类的谣言,企图混淆视听,以此维护赵云的光辉形象。此刻在看文的你们这部分羽黑,在下说的对不对?
好了,关于云长单枪匹马斩颜良的论证到此结束。下面再来说一说别的。
第二个、为什么正史上记载的云长战绩,看上去是败多胜少?
老是有羽黑攻击云长是个“常败将军”,与曹魏的五子良将比起来差远了,五子良将就很少打败仗,甚至有云迷说云长还比不上赵云,因为正史上记载的赵云就是个常胜将军。除了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作战时失利,其余都是以胜利收场。
对于这部分羽黑的说法,我只能说其实你们读书还不够认真,不够仔细,思维还停留在表面,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曹魏的五子良将投奔曹操的时候,他们的主帅曹操已经是个势力比较大,实力比较强的军阀了。而曹操本人又是个军事天才,指挥是非常英明的。
相比之下,关羽的主帅刘备虽然在知人善任的眼光方面与曹操不相上下以外,军事才能与曹操确实不是一个档次。
虽然五子良将也有完全是发挥自己能力,不是靠曹操的指挥而得来的辉煌战绩。但是大家会发现,他们的对手都是草寇极的垃圾。很多对手的名字都不被我们熟知。譬如张辽独当一面破敌的孙轻,柳毅这两个人,大家有几个知道他们的?
而云长跟着刘备混就很不幸了。刘备在平原的时候,势力之弱小就甭提了。到了徐州以后,实力也不乍地,还没怎么发展呢,就要对抗曹操,吕布,袁术这样的巨无霸,夹缝里求生存,自保还来不及呢,谈什么打败别人?云长根本没有什么太弱的对手来供他表现。后来刘备在汝南,在新野,都是惨西西弱小的得很可怜。
其实云长也有一些与草寇的交手,而且都是胜绩。但是不知道陈寿为什么不记载在三国志里,也许比起他威震华夏的表现太微不足道了所以才没有记载吧。譬如刘备在做县令的时候,孔融被黄巾军围困北海,刘备就是带着两个兄弟云长和张飞去援救的,很快就解了围。还有后来的刘备配合曹操攻袁术,都有一些胜绩。
另外,刘备斩杀车胄,斩杀蔡阳,击败曹操部下王忠,刘岱,火烧博望败夏侯敦,虽然正史上都归功刘备了,但是云长可能没有参与其中吗?怎么着起码也得象五子良将的很多记载一样说“从先主出征,先后破黄巾,救孔融,援陶谦,攻袁术,杀车胄,蔡阳,退王刘二将,败夏侯敦,数有战功……”但是陈寿就是没有记载。
其实五子良将难道就没有打过败仗吗,或者败仗只有记载的那一点?非也!只是三国志是纪传体,是人物传记,为了塑造英雄形象的需要,往往只记载胜绩,败绩因为会破坏英雄形象,能不提的就不提,除非绕不开必须提起。譬如五子良将在赤壁之战中的表现,五个人都只字未提。其实不用说大家也知道,都是败绩。
而云长就非常不幸了。《关羽传》记载的云长第一件极其“光辉”的战绩,就是被曹操生擒。为什么陈寿会提起来呢?因为这件败绩根本无法饶开。因为陈寿若不交代云长被曹操生擒,就根本没办法让读者知道云长是为什么会有斩杀颜良的机会。
就因为陈寿的“偷懒”,害得云长在某些羽黑眼里背负了“常败将军”恶名。
至于云长后来被个名不见经传的李通击败,其实大家深入地想一想也就明白了:他是故意拖联军周瑜的后腿。为刘备攻打荆州南方四郡赢得时间。当时周瑜正在攻打南郡,邀请刘备出兵帮忙。而刘备为了自身的利益,急需取荆州南方四郡,不能让周瑜也有机会染指。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碍于友军的面子而不得不出兵的云长当然要搞搞“破坏”了。后来的结果是周瑜攻打了差不多一年才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