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了这些,笔者只希望大家明白一点就够了,合肥之战的历史原貌并非像演义中的那样的,也没有演义中的那么简单,而孙权呢,他的军事才能虽然算不上什么大将才,但还是过得去了,至少他在水面上的作战能力就要胜于陆战,几次濡须口之战中,孙权也曾有以弱制强过。实际上,孙权更适合当谋略家而不是冲锋陷阵的人物,对此孙策和张弘都说明过。孙策占据江东的时候,孙权也在一旁为兄长出谋划策,孙策对此很是感到惊奇,那时,孙权才13岁。还有就是人们老是指责东吴对蜀国的北伐袖手旁观,这也是非常片面的看法,因为东吴根本吃不起长年累月的出外战事,不停几年下来生息养国,怎么为以后开辟新的战事呢?魏国面对比自己实力弱了许多的蜀国北伐——即诸葛亮兵出祈山,都得承住气忍下来,等时机一到就给予反击,何况经济能力比魏国落后得多的吴国!那时江南才刚刚开发,人口不多,国情恶劣,不利于战事的因素多如牛毛,要求吴国连年征战,这实在很强人所难。
上边笔者也说过了,“如果赤壁之战给三国鼎立提供了条件,那么5次合肥之战则促进了三国的形成”,笔者也希望各位看官能够用正直的眼光去看待孙权的五次北击合肥,而不要老把思维局限在演义与志里边。(孙权的5次北伐时间发生在208~219年)
接下来说的是关羽的北伐,对于这场北伐的是是非非,我想一心研究关羽的同仁们比我更有资格作评论,但党既然允许我们言论自由,那我也就发表一下不成熟的观点吧。首先是关羽北伐的时机问题,因为他失败了,所以历来人们批评他“时机不对”,写这一段之前,我去看了一点各网友的文章对关羽北伐的看法,有的认同“时机不对”论,也有不这样认为,而将所有的责任塞在了孙权身上,说“完全是孙权破坏了关羽的北伐”。这些一味地强调谁对谁错的文章让我看了后大吊胃口,不过有争论才有进步,不管对与不对,这样争论法是有意义的。此时我看到了诸葛武侯所写的《浅论关羽北伐的时机》,这篇文章很精简,但却写得很好,也很公正,作者一方面认为关羽北伐“绝非是完全不合时机的”,同时又对关羽的一些缺点作了说明。诸葛武侯列出关羽北伐期间曹魏方面的内部问题,包括“太医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人造反的事件”、“发生了宛县守将侯音反叛的事件”、“钟繇所亲信的属下魏讽在邺城谋反”等等,从而说明了北伐“非完全不合时机”。我很赞同使用这种从双方的角度来观察评论的方式,很有人在评论一件事情时总只是单单看一方面,从而忽视了另一方面(尤其是对手方),而诸葛武侯从双方的角度上来分析这场北伐,不管说的是否完全正确,这都是相当好的,即使说的有误也能够比他人来得客观。很多人因关羽北伐失败而将其列为“草包”,这点我很难同意,这种观点大有“以一错掩大德、以一俊遮百丑”的成份,有失偏颇。关羽是个有才能的人,他北伐最终会失败,实际上还是败给了自己,这些在《三国志》中陈寿也有给予了说明(诸葛武侯的文章又有一处地方写得很好了,原文是“至于关羽的为人究竟为何,由于史书上人材料不多,所以后人大多以《三国演义》中的关羽做为评论的主要依据。当然关羽的失败也是由于他本人的性格弱点所致。《三国志》中讲:‘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他处理不好一些上级间的关系,这种人在现在社会中可谓为最不聪明的。还有‘羽刚而自矜,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三国志》这样写道,我认为是比较确当的。”不难看出作者并非人云亦云地认识关羽“骄傲自矜”,而是在经过自己的思考后才对关羽的性格弱点作出了批评)。有些为关羽辩护的人认为责任应该完全归究于孙权,即使关羽和亲孙权,那么孙权迟早也会夺荆州的。这话说的有一定的道理,笔者亦认为东吴是不会乖乖地将荆州白白让给蜀国的,即使关羽和亲,吴蜀这场冲突也难以避免,但是要说“责任全在孙权”,那这就大有“推卸责任”的成份。如果关羽和孙权和亲的话,至少能够暂时稳住孙权,从而在北伐期间暂时不会受到东吴的“过度”干扰,像汉朝的时候,景帝就曾运用了和亲的方式暂时稳住北方“匈奴”,进一步地壮大汉朝的军事实力,使得武帝时能够更有效率出击漠北。关羽如果有考虑这一点的话,他就应该这样做,这时候万一孙权在和亲的情况下再“败盟”的话,那么孙权就出师无名了,恐怕将不得荆州人心。关羽没有和亲,造成的结果就是让不少人有了指责关羽的理由,容易让人产生“这是关羽先挑起”的看法,这实为关羽的一大败笔之处,污骂吴使,更是不明智的行为,只会进一步地激化吴蜀矛盾,尤其是在国际场合,这更是只会引起“外交风波”,此外不会有任何好处。而事实上,关羽在北伐期间犯下的毛病绝不仅仅只有和亲这一事儿,如他没经过孙权的同意,就擅自挪用东吴的物资,这对东吴来说简直是污辱,关羽始终对江东人士有着轻视的想法,这不旦暴露了他的又一个性格弱点,也为他日后的英雄末路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