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个携民度江的问题看来有必要再仔细说说。首先这里的“民”,指的是新野和樊城两县的百姓,先说说新野,原文:“正商议间,探马飞报曹兵已到博望了。玄德慌忙发付伊籍回江夏整顿军马,一面与孔明商议拒敌之计。孔明曰:“主公且宽心。前番一把火,烧了夏侯敦大半人马;今番曹军又来,必教他中这条计。我等在新野住不得了,不如早到樊城去。”便差人四门张榜,晓谕居民:“无问老幼男女,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大部分人在此只看到了诸葛先生神妙的计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孔明先生先定下了火攻计,并已明确说明,新野不能呆了。然后出榜,告诉百姓,愿意跟着的,都一起相随去樊城……不愿意的呢?压根没提。反正新野是要烧了,不跟着走的百姓你们自己看着办。到了这个时候,我想稍微有点正常思维的百姓都知道该怎么做了,也只能这么做了。
到了樊城。原文:“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先使云长往江岸整顿船只,令孙乾、简雍在城中声扬曰:“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首先新野的百姓也只能跟下去了,眼睁家也没了,不跟着就无家可归。樊城的百姓们要不就是真感玄德仁义,不过玄德久在新野,未知樊城百姓们是怎么感到玄德的仁义之处的。要不就是人云亦云,老百姓都有这毛病,莫名其妙的看见新野那么多人死活跟着老刘……
至于是不是拿人民当肉盾,确实是没有实际根据。不过民心在当时的重要性大家应该都知道。原文:“刘晔曰:“丞相初至襄阳,必须先买民心,今刘备尽迁新野百姓入樊城,若我兵径进,二县为齑粉矣;不如先使人招降刘备。备即不降,亦可见我爱民之心;”当阳一战,曹操在荆州的名声跌到底了。至于老刘,曹兵一到他就先闪人了,老婆孩子都不要了,这时候的百姓自然也就更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