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胆尽储亡国恨,九泉应诉武乡侯--论姜维
读罢三国,最欣赏的莫过于姜维。他是一个悲情的英雄,一个本应光耀史册的英雄。然而,想起以前读过的后世有关他的评论,竟多是曲解之言,不得不替伯约叹息,于是作此文,重析三国历史,还他一份真实。
苏东坡一曲《念奴娇·赤壁怀古》让我们永远记住了那个“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郎。后人也有诗曰“赤壁遗雄烈,青年有俊声。”似乎在今人心中,他已成为年轻有为的光辉典范。但是赤壁之战周瑜成名时已然三十四岁,而天水郡姜维崭露头角时仅有二十七岁,在古代看来还是未及而立的少年。而恰恰是这个少年的招降,成为诸葛亮军事生涯中甚至整个蜀国的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也是灰暗的三国末期为数不多的一个亮点。
三国英雄多矣,堪称“文韬武略”的英雄亦多矣。诸葛亮、赵云、关羽、黄忠、马超、曹操、司马懿等显赫的名字至今仍在历史的星空中熠熠生辉,也是后世许多怀古诗篇吟咏称赞的对象。提起三国,提起蜀国,人们多想起的是桃园三结义、才贯古今的诸葛亮、当阳长坂坡杀得七进七出的赵云,可是,又有多少人能一下子想起姜维?恐怕有许多人连他的存在也会忽略罢?于是替伯约抱不平,这样一个最能称得上“文韬武略”的英雄,却被历史的尘埃所埋没,被后世的读者所遗忘。
说姜维最能称得上文韬武略,并非笔者的溢美之词,而是经仔细分析得出的论断。文韬武略,顾名思义,文武兼长也。谋略武功都拿的出手的大有人在,可真正谋略武功都擅长的人却少之又少。诸葛亮、曹操、陆逊能够运筹帷幄,却不擅长马上作战、短兵相接;赵云、关羽、马超等武艺超群,也颇有谋略,可他们的谋略却仅限于攻城掠地,并不足以统筹整个战局。纵观三国英雄,只有姜维能够文武兼长。且看姜维的首次出场。当时诸葛亮北伐中原,入南安,欲取天水,就巧施妙计,差他的心腹诈称魏将,骗天水太守出城,暗伏一军于附近,乘势夺城。计策得以顺利实行,毫无破绽,昏庸的天水太守马遵果然中计,正欲起兵,“忽一人自外而入曰:‘太守中诸葛亮之计矣!’众视之,乃天水冀人也,姓姜名维,字伯约……维自幼博览群书,兵法武艺,无所不通,奉母至孝,郡人敬之。后为中郎将,就参本郡军事。寥寥数语,刻画出一个智勇双全、才华横溢的年轻将领形象。接下来,姜维又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与诸葛亮的计策,使得马遵茅塞顿开,大悟曰:“非伯约之言,则误中奸计矣!”姜维胸有成竹,他料得诸葛亮必伏兵于郡后,便将计就计,愿先引兵出城,再与随后出城的马遵以火起为号,前后夹击蜀军。诸葛亮何等才智,这样一个滴水不漏的计划就让姜维轻而易举地识破了。果然,和他所料的丝毫不差,诸葛亮早已遣赵云引军于山僻之间埋伏。赵云听说姜维领兵出城,以为姜维中计,就引军攻城,至天水郡下见到姜维杀出,方知自己才中了姜维之计。书中这样描写赵姜两人的首次交锋“当先一员少年将军,挺抢跃马而言曰:‘汝见天水姜伯约乎!’云挺枪直取姜维,战不数合,维精神倍长。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竟然“首尾不能顾,引败兵奔走”。赵云回去后告诉诸葛亮兵败经过,使一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诸葛亮大为惊讶,叹道:“吾今欲取天水,不想有此人。”于是抱定了得到他的决心,利用姜维对母亲至孝之心施了一连串计策反间马遵,使马遵对姜维生疑要置之死地,他便坐收渔人之利招降了姜维,从此待他亲如父子,这是旁话,且按下不提。
论谋略,诸葛亮阅人无数,何等的眼光盖世,谨慎细微,几十年征战,身边又不乏赵云等出众的人才,他却唯独看中了最年轻而且接触时间最短的姜维,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并临终托付以蜀汉江山,对于看待蜀汉江山胜于生命的诸葛亮来说,这种托付无疑是对别人最大的信任与肯定。诸葛亮才高八斗,一生中很少夸赞别人,即使夸赞,也只不过简单说几句“子龙一身都是胆”或“真将军也”之类的话,却在给蒋琬的信中对姜维不吝赞词,说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等等,这是诸葛亮一生中十分罕见的行为,足以证明姜维的才华是何等与众不同。诸葛亮死后,他则成为蜀国的顶梁柱,制定战略,统筹全朝,蜀国也因有他才能在魏国的觊觎中支撑多年。后世许多学者都认为他在军事谋略与思想上的造诣深得诸葛亮之法,堪称“武侯第二”,这样的评价恐怕数遍三国也无人能及。论武功,姜维初次交锋便使得赵云不敢恋战,连连败退。赵云号称“常胜将军”,这次失败,也许是他一生中唯一一次失败。虽然两人有四十多岁的巨大年龄差距,但姜维取胜却并不仅仅因为他的年轻气盛。赵云回去后诸葛亮夸他“枪法与他人大不同”,试想,赵云武功枪法冠绝三国,且向来很少对夸赞别人武艺,这样一句赞美,可谓是最高的评价,且他以七旬老将之身,能对一个弱冠少年肃然起敬,心悦诚服,姜维之勇武,可见一斑。谋略武功皆是如此出类拔萃,姜维真堪“文韬武略”之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