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中记载的关羽斩颜良并没有说是一刀解决问题,只是描写到“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绍诸将莫能当者”。
这里有几个问题。
第一,刺良,用的是“刺”字。“刺”是枪、戟一类武器的攻击方法,那关羽怎么用“刺”字?当然,刺可以理解为刺杀、击杀。我看过一些资料和评论,说当时还没有大刀这种武器,流行的是长枪、长戈、战戟,再就是短刀和剑了。所以关羽当时应该是拿这些武器,而非现在所说的“青龙郾月刀”。
第二,斩其首还,用的“斩”字,说明还是带了刀的,腰刀之类。既然这里是用了“斩”,那么前面的“刺’字也应该是细节描写,前后照应,更证明关羽历史上拿的枪、戟之类的武器。(三国志的文学价值也是挺高的)。
第三,颜良是袁绍的大将、统帅这毫无疑问,但武力究竟怎样呢?统帅力强并不代表武功就高啊。问题就在“绍诸将莫能当者”这一句上。这句话怎样理解?本人文言文不是很好,就一分为二地分析。如果“当”一字是说袁绍的将领没有敢上去拦关羽的,那么就是说颜良是袁绍手下的猛将,颜良都被关羽打败了,诸将就“莫能当”了。如果“当”一字理解为阻拦,那么“诸将莫能当者”就是说袁绍的将领们都去拦关羽,结果都没拦住,这也充分体现了关羽非凡的勇武。
第四,就是区别演义的“秒杀”和现在很多人所说的“偷袭”。
综合一下,无论是关羽温酒斩华雄,还是斩颜良、诛文丑,都是罗贯中为了塑造艺术形象而描写的,其目的都是突出关羽的勇武,而本意绝非是偷袭。为什么会有这种误解呢?我认为,古代的读书人熟读文言文,这部小说为半文言文、半白话文形式,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是非常好懂的。关羽历来是忠义的象征,而且从宋朝起,人们将关羽当作神来膜拜,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相当崇高,所以罗贯中这样描写当时人们是不可能理解为“偷袭”的。现在我们读文言文,没学过的话几乎读不懂,学过也与古人有一定差距,而且现在在青少年中也没有崇拜“武圣关羽”的风气,理解自然会出偏差。
大家可以从艺术和历史的角度各抒己见。
下一次,分析张飞的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