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贴吧列表 推荐贴吧 贴吧排行 推荐帖子 精品帖子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论诸葛亮的治实精神     发新帖 
作者:万绳楠 

第一节  治实不治名   

  《三国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注引〈袁子〉,说诸葛亮「治实不治名」。这句话概括了诸葛亮一生活动中最根本的东西。可惜千百年来,很少有人注意到。   
   诸葛亮不仅是一个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是一个哲学家。和汉代「天人合一」、「神人合一」说相反,诸葛亮声称:「造化在乎手,生死在乎人」〔《诸葛亮集·文集》〕卷二〈阴符经序〉〕,十分强调人的作用。诸葛亮非常重视「多见多闻」,以为「多见为智,多闻为神」。为了求得对事物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他要求做到「万物当其目,众音佐其耳」。〔同书卷三〈便宜十六策·视听〉〕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反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要求全面地观察问题。他曾感到法正的思想有片面性,在〈致法正书〉中,指出法正「知其一,未知其二」。〔〈蜀志·诸葛亮传〉〕他认为「仰高者不可忽其下,瞻前者不可忽其後〔〈便宜十六篆·思虑〕,「视微知几,听细之大」〔〈便宜十六策·视听〉〕,高下、前後、隐显、大小两方面是有关连的,都要留意,决不可只顾一方面,决不可以为是细微的东西,轻易忽略过去。在〈便宜十六策·治乱篇〉中,他说到要使政治由乱到治,应当「先理纲,後理纪;先理令,後理罚;先理近,後理远;先理内,後理外;先理本,後理末;先理强,後理弱;先理大,後理小;先理身,後理人。」之所以分先後,是因为「理纲则纪张,理令则罚行,理近则远安,理内则外端,理本则末通,理强则弱伸,理大则小行,理上则下正,理身则人敬。」但绝不能只顾先,不顾後。   
   熟悉历史的,都知道诸葛亮以丞相身分,自校簿书。评论者往往说这是诸葛亮的「事务主义」的表现。下这种评论,表明未深究诸葛亮的思想。殊不知诸葛亮极端重视兼顾事物的两个方面,大事像「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他抓得很紧;小事,像自校簿书,他也不忽略。他知道大小之间是相通的,治实不能忽视小事。关於自校簿书,丞相府主簿杨顒曾用「坐而论道谓之三公」、「邴吉不问横道死人而忧牛喘」、「陈平不肯知钱谷之数」等话   
劝过他〔《蜀志·杨戏传》注引〈襄阳记〉〕。但在他看来,这些是治名不治实。丞相府的簿书能反映国家各个方面的情况,诸葛亮要治理好蜀国,怎能不翻?   
   在治实上,诸葛亮还有一个可贵的地方,他懂得一个人的所见所闻毕竟有限,提出了「集众思,广忠益」〔集思广益〕的思想。集思广益是诸葛亮的一句带有民主性的名言。他说他在隆中,初交崔州平,「屡闻得失」,後交徐元直,「勤见启诲」。并且用了「处兹不惑」的话,称赞徐庶〔元直〕做到了集思广益〔《蜀志·董何传》〕在益州,他把「集众思,广忠益」当作丞相参署的办事方针。他要求做到「听察采纳众下之言,谋及庶士。」〔〈便宜十六策·视听〉〕他称赞董和参署七年,对他「每言必尽」,「事有不至,至於十反,来相启告。」称赞胡济对他「数有谏止」。他说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胡济四人「始终好合,亦足以明其不疑於直言。」因为这四个人能使他「少过」〔《蜀志·董和传》〕,也就是能使他的思想比较符合客观实际,少犯过错。人们还曾称道他「闻恶必改而不矜过」。〔《蜀志·诸葛亮传》附〈董厥传〉注引《汉晋春秋》〕他是古代一个少有的懂得「集众思」的好处,具有民主精神的人。集思广益的目的,正是为了求实,治实。从他所说的在隆中、在益州都力求做到集思广益,可知他的求实、治实精神是一贯的。   
   这就可以解开早在隆中的时候,诸葛亮对形势的分析,为什麼那样准确之谜了。他在隆中所以能熟知北方曹操、江东孙权、荆州刘表、益州刘璋、汉中张鲁的情况,所以能预见到「鼎足之势」可以争取实现,所以能提出跨有荆、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等一系列制胜方针与政策,是因为他始终一贯地「治实不治名」,研究问题,分析问题,集思广益。
test  2011-04


zhaosifu.net 找私服 
首页 | 返回上页 | 顶部
   
2024-11-15 01:15:09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