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与吴、魏关系的治实精神
吴蜀联盟
吴蜀联盟是诸葛亮根据「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蜀志·诸葛亮传》〕的隆中对策制定下来的策略。吴蜀联盟经历过建立、破坏、保持三个阶段,而在每个阶段中,都体现了诸葛亮的治实精神。建立阶段。联盟是双方面的事,一方面不情愿,就结不成联盟。诸葛亮在隆中提出「外结好孙权」的策略,有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他是不是知道孙权愿意结盟?如果不知道,何以贸然提出这个策略?按《吴志·鲁肃传》说到鲁肃曾劝孙权与刘备「结盟好」,曹操进兵荆州,鲁肃会刘备於当阳长阪,「固劝备与权并力」,又对诸葛亮说:「我子瑜〈诸葛瑾〉友也」,即共定交。裴松之云:「刘备与权并力共拒中国,皆肃之本谋,又语诸葛亮曰:我子瑜友也,则亮已亟闻肃言矣。」很清楚,诸葛亮早就知道为孙权所信任的鲁肃主张孙、刘结盟。之所以知道,是因为有「同产」兄诸葛瑾在江东,「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吴志·诸葛瑾传》〕及注引〈江表传〉〕对於孙权,他也看准了既不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又不愿「案兵束甲,北面而事」曹操。「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蜀志·诸葛亮传》〕从这一情况出发,他料定孙、刘联盟必成。另一个问题是,对孙、刘来说,联盟必须获得成果,而後始可真正结成。诸葛亮看到「曹操之众,远来疲弊」,追赶刘备,轻骑又「一日一夜行三百馀里」,已成「强弩之末」;「北方之人,不习水战」;「荆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势耳,非心服也。」看到孙权「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刘备尚有「水军精甲万人,刘琦合江夏战士亦不下万人」;如果孙、刘能「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诸葛亮传〉〕这是从敌我双方情况出发所作的正确估量。当时孙权方面周瑜也看到曹操「以疲病之卒,御狐疑之众,众数虽多〈曹军十五六万,所得刘表之众七八万〉,甚未足畏。」〔《吴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鲁肃也看到孙、刘「共治曹操」,「如其克偕,天下可定。」〔〈鲁肃传〉〕周瑜、鲁肃的看法,可以反证诸葛亮估计的正确性。事实表明接著而来的赤壁与乌林之战〔《吴志·周瑜传》孙、刘联军与曹操「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说明赤壁之战为遭遇战。〈程普传〉:「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宋书·乐志四》有吴人的《伐乌木曲》。说明真正的战争是在乌林打的。《水经注》卷十四「江水左径乌林南」注:「黄盖败魏武於乌林,即是处也。」又「左径百人山南」注:「右径赤壁山北,昔周瑜与黄盖诈魏武大军所起也。」此赤壁山在武当郡〔吴置〕武昌县。〉,是曹操的矢败,孙、刘联盟的胜利。经过此战的考验,孙、刘联盟奠定下来。
破坏阶段。乌林战後,刘备占领荆、益二州,三国鼎立之势形成。其後,孙权乘关羽北打襄·樊,袭占荆州,孙、刘联盟遭到破坏。刘备伐吴,败於夷陵。对夷陵之战,诸葛亮讲过这样的话:「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蜀志·法正传》〕表明他是不赞成刘备出兵的。这个问题关系到对诸葛亮治实精神的认识,究竟应如何看待呢?
我们还是诸葛亮自己来回笞。孙权称号,蜀国「议者咸以为交之无益而名体弗顺,宜显明正义,绝其盟好。」诸葛亮说了一段话:「今若加显绝,仇我必深,使当移兵东戍,与之角力,须并其土,乃议中原。彼贤才尚多,将相缉穆,未可一朝定也。顿兵相持,坐而须老,使北贼得计,非算之上者。」〈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这是说:与吴不开战则已,一开战便不可终止。你想停,他不想停,必须打到最後,并其土地,才可停下来。而吴国贤才尚多·将相尚和,要并土地,谈何容易。开战势必变成顿兵相持,坐而到老。而这正是曹魏求之不得的。根据这段话来看诸葛亮所以不赞成刘备伐吴,就可以明白:原因在於他看到了即使刘备胜利,重占荆州,吴国必不肯干休,一定要继续打下去,而灭吴是不可能的,结果必定是顿兵相持,好了曹魏。权衡利害,还是以不同孙吴开战,保持孙、刘联盟为上策。换言之,他不支持刘备伐吴,正是因为他能治实,「弘思远益」,知道刘备伐吴,害多利少,全非拘泥於吴蜀联盟,不知变通。或说,刘备重占荆州後,可以再修盟好,撤兵回蜀。这只是「一厢情愿」的设想而已。殊不知「竟长江所极,据而有之」〔《吴志·鲁肃传》〕,是孙吴的既定方针,孙、刘打起来,必如诸葛亮所说,难解难休,最终必为曹魏所乘。保持阶段。明白了破坏阶段诸葛亮的看法,也就可以明白秭归蹉跌後,诸葛亮的对吴政策了。刘备一死,诸葛亮鉴於後主幼弱,恐孙权「有异计」,立即派邓芝「修好於权。权果狐疑,不时见芝。」邓芝晓以利害:魏若奉辞伐吴,蜀再顺流而进,江南之地,将非吴有。孙权醒悟,「遂自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於蜀。蜀复令芝重往」,吴蜀联盟於是重建。〔《蜀志·邓芝传》〕其後又曾续派费禕、陈震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