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尝与陈震「升坛歃盟」〔《蜀志·陈震传》〕,说明经过诸葛亮的努力,在秭归蹉跌以後的岁月裹,联盟确立不移。
吴蜀联盟的确立,对蜀来说,至少有两大好处。一为诸葛亮「内修政理」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二为诸葛亮北伐,解除了「东顾之忧」,使曹魏「河南之众,不得尽西」〔〈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吴志·诸葛恪传》记诸葛恪曾言:「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他的话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诸葛亮北伐,对孙吴何以毫无顾虑。
北伐曹魏
对於诸葛亮北伐,自陈寿以来,议论纷纭。归纳起来,问题有二: 一是诸葛亮北伐的原因间题,即该不该北伐的问题。认为北伐不可能成功的人,对诸葛亮的兴师北伐也是否定的,以为徒自劳民伤财而已。二是应变将略,是不是非诸葛亮所长?对这两个问题的评论,出发点都是诸葛亮北伐无功。按诸葛亮曾上表後主,谈到他北伐的原因。他说:「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还於旧都。这是他的「职分」〔〈前出师表〉〕,也就是早在隆中,便已和刘备定好的方针。又说刘备虑「王业不偏安」,故托他「以讨贼」。他特别指出我弱「敌强」这个冷酷的现实,唯其如此,所以决不能「以长计取胜」,不能「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持久只能是坐待灭亡,「惟坐待亡,孰与伐之」〈张俨默记〈後出饰表〉,或云为伪作,但多少能反映诸葛亮的想法〉。这又是从「治实」出发得出的正确结论。了解了诸葛亮北伐的原因·也就可以了解诸葛亮北伐的方针了。正因为他看清了敌强我弱的新形势,北伐是基於「唯坐待亡,孰与伐之」,所以他对北伐采取了持重的方针,反对冒险。〈魏延传〉说魏延「每随亮出,辄欲请兵万人,与亮异道会潼关,如韩
信故事。亮制而不许。」注引《魏略》还说魏延请精兵五千,出褒中,一举而定咸阳以西,诸葛亮以为「此悬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评论者每以诸葛亮不从魏延之计为恨,以为应变将略非诸葛亮所长。殊不知诸葛亮鉴於蜀魏力量对比,务求持重,制而不许是对的。魏延之计,脱离敌我双方的实际情况,从之必败。
诸葛亮在隆中,原定从荆、益两路出师北伐,现在是一路,是不是无成功之望呢?几乎所有的评论都说不能成功。考虑到伐吴将变成顿兵相持,有利曹魏,荆州,诸葛亮是不想再去占了。两路出师固然好,然而一路出师并非一定不能成功。诸葛亮自己说过:「益州险塞,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单从益州出兵,争得天下,刘邦已有例在前。问题在於如何制胜敌人。从诸葛亮的北伐中,我们可以看到诸葛亮从实战的需要出发,努力钻研军事科学,作出了许多重大的发明创造,可知他在力谋战胜对方。这个问题常被治史者所忽视。以八阵图的发明为例,诸葛亮自己曾说:「八阵既成,自今行师,庶不复败!」〔〈水经注〉卷十三「江水又东径诸葛图垒南」条〉此语表现了诸葛亮的自信心,他并不认为北伐不能成功。再看唐人杜牧之在《孙子注》中说的话:「今夔州诸葛亮武侯以石纵横八行为阵,奇正之出,皆生於此。」「司马懿以四十万步骑不敢决战,盖知其能也。」将杜牧之的话与诸葛亮本人的话相印证,就可知「八阵既成」,诸葛亮已立於不败之地。
诸葛亮在攻防武器和运输工具上的发明,也非同小可。除了众所熟知的「一弩十矢俱发」的「连弩」〔「元戎」〕外,还有「十折矛」、「刚铠」等〔见《太平御览》卷三五三〕。《宋书·殷孝祖传》记载诸葛亮穿戴的「箭袖铠帽」,「二十五石弩射不能入」这项发明,在历史上绝无仅有。木牛、流马则是为解决高山运粮问题在前线的发明。木牛「载一岁粮〔十石〕,日行二十里,而人不大劳」,「载多而引,少则否。」流马是木牛的改进,用一人推,「载八石」。〈据《诸葛亮集》附录〈故事·制作篇〉〕到流马发明,基本解决了粮运不继问题。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麼兵力只有「十万」的诸葛亮〔见《晋书·宣帝纪》〕,总是采取攻势,而拥重兵「三十馀万」的司马懿〔〈诸葛亮传〉注引郭冲五事〕,总是采取守势了。尤有进者,连坐在洛阳的魏明帝也担心前方吃败仗,在出兵前,就严令司马懿只准守,不许攻。两军对阵,司马懿假惺惺派人到洛阳,要求明帝允许他出战,明帝竟大为震惊,特派老臣辛毗,「持节以制」司马懿。每当司马懿喧嚷要出战诸葛亮时,辛毗就持节站在营门口,不许他乱动。有一次,因为贾诩、魏平等诸将讥笑司马懿「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咸请出战,司马懿不得已试了一下,「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战争的结果是,诸葛亮「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懿苦笑「还保营」中。〔见〈诸葛亮传〉注引《汉晋春秋》〕照这样打下去,只要一百次,司马懿三十馀万众便消灭乾净。可惜建兴十二年,诸葛亮病逝於军中。
治实思想,渗透在诸葛亮的政治、民族、外交、军事政策中。研究诸葛亮,只有从他的治实精神出发,才能得出正确的估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