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不论从哪个方面看,魏延事件的真相,其实正如敌国记载那样,是诸葛亮安排魏延继任并率领蜀军实行敌前撤退,而杨仪由于自己狷狭的性格和平日里与魏延的关系极差,担心魏延对自己不利,采取了军事政变。这个政变是发生在蜀军安全撤退回到褒口以后。
所谓褒口,就是褒谷的南口,已经基本进入了汉中,也就是说是安全撤退完成以后。这也是符合正常情况的。《蜀书魏延传》之所以错误,是因为其没有考虑到蜀汉方面已经对事件定性是内部争权。因此,不管是杨仪还是魏延,都会先把蜀军安全撤回后再采取行动。而不能在敌前就开始内讧,这样很可能争权的结果是便宜了狡猾的司马懿,使蜀军在前线就被魏军消灭了或遭到重大损失。
五、“死诸葛走生仲达”的实际情况
——《汉晋春秋》记载:杨仪等整军而出,百姓奔告宣王,宣王追焉。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宣王乃退,不敢逼。於是仪结陈而去,入谷然后发丧。宣王之退也,百姓为之谚曰:“死诸葛走生仲达。”或以告宣王,宣王曰:“吾能料生,不便料死也。”
——《晋书宣帝纪》记载:“会亮病卒,诸将烧营遁走,百姓奔告,帝出兵追之。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帝以穷寇不之逼,於是杨仪结阵而去。
从敌对双方的记载看,这个事件一定是有的。这个实际情况中,有一点提示大家注意:那就是《汉晋春秋》记载:“姜维令仪反旗鸣鼓,若将向宣王者”,而《晋书宣帝纪》记载:“亮长史杨仪反旗鸣鼓,若将距帝者”。
这里的共同点在于:反旗鸣鼓的实行人,都是长史杨仪;
这里的差别在于:一个说杨仪是被姜维命令这样干的,一个没说被命令。
但是《汉晋春秋》记载有一个重大错误:姜维不论是杨仪当权还是魏延当权,都不可能去命令职位更高,排位在其前面的杨仪的。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记载的当时诸葛亮指定的排序是: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杨仪是第一,姜维只排第三。
按照废李严上表的排序:行中军师车骑将军都乡侯臣刘琰,使持节前军师征西大将军领凉州刺史南郑侯臣魏延、前将军都亭侯臣袁綝、左将军领荆州刺史高阳乡侯臣吴壹、督前部右将军玄乡侯臣高翔、督后部后将军安乐亭侯臣吴班、领长史绥军将军臣杨仪、督左部行中监军扬武将军臣邓芝、行前监军征南将军臣刘巴、行中护军偏将军臣费祎、行前护军偏将军汉成亭侯臣许允、行左护军笃信中郎将臣丁咸、行右护军偏将军臣刘敏、行护军征南将军当阳亭侯臣姜维——这其中依然是杨仪、费祎、姜维的排序。
因此,命令杨仪去反旗鸣鼓的人,不可能是姜维,而只能是当时职位排序高于他的人——魏延。这里,很可能《汉晋春秋》根据《蜀书魏延传》做了修改,但是却修改出错误来了。那么为什么一定要派杨仪去搞反旗鸣鼓呢?
我以为是:第一,长史杨仪一般都是跟在诸葛亮身边的,杨仪的出现,总会给人印象——诸葛亮来了——所以,这个任务杨仪去实施最合理;第二,魏延一定有另一手准备,一旦反旗鸣鼓吓不走司马懿,则魏延当会率领精锐迎击司马的追兵,以武力击退之。因此,此时魏延是带兵做这个准备,而文官杨仪只好去搞反旗鸣鼓的假象了。所以,死诸葛走生仲达的实际情况是:
——蜀军烧毁营垒开始撤退,司马得到报告;
——司马马上出兵追击;
——追上后,魏延命杨仪反旗鸣鼓,好象要大举反击司马的阵势;
——司马担心有计谋,于是撤回;
——十万蜀军于是全部安全、快速地撤退回到了褒口;
——又过了一些日子,司马去查探诸葛亮的营垒,发现了很多图书、粮食;
——确定诸葛亮一定已经死了,这才派出马步军火速进行追击;
——司马军一直追击到赤岸(大致到了褒斜谷的一半),也没有得到什么收获,但确认诸葛亮已死。
六、对诸葛亮究竟是死于五仗原还是斜谷中的讨论
——《魏书》曰:亮粮尽势穷,忧恚欧血,一夕烧营遁走,入谷,道发病卒。
——《汉晋春秋》曰:亮卒于郭氏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