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九十年代,对《三国演义》思想内涵的研究有所深入,但对主题问题的探讨却不够活跃,专题论文较少.其原因主要有二:其一,对主题的观念和研究主题的方法还有分歧.其二,八十年代已经提出多种观点,要想超越它们,提出新的有说服力的观点,并非易事.
尽管如此,仍有一些学者发表了自己对《三国》主题的见解.例如潘承玉的《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载《晋阳学刊》1994年第1期),秦玉明的《天道循环:〈三国演义〉的思想核心》(载《攀枝花大学学报》1996年第1期).不过,由于他们对以往的《三国》研究,特别是主题研究的了解不够全面,其见解也有片面之处.看来,要想在主题研究上取得新的较大的进展,尚需作出进一步的深入努力.
(五)关于《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与艺术成就
二十年来,对这一问题讨论热烈,成果甚丰.主要表现在:
1.关于《三国演义》的创作方法.学者们提出了五种观点:
(1)认为《演义》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这是以往占主流地位的,相当一部分学者的看法.
(2)认为《演义》的创作方法主要是浪漫主义的.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刘知渐的《〈三国演义〉新论》(载其所著《〈三国演义〉新论》一书,重庆出版社1985年6月第1版).
(3)认为《演义》的创作方法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吴小林的《《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载《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
(4)认为《演义》的创作方法是古典主义的.这种观点出现于九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黄钧的《〈三国演义〉和中国的古典主义》(载《〈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巴蜀书社),张锦池的《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创作原则和人物描写》(载《明清小说研究》1993年第1期)等.
(5)认为《演义》的创作方法既不属于今天所说的现实主义,也不属于今天所说的浪漫主义,而是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情调,传奇色彩的结合.代表性论述有沈伯俊的《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第六部分第一节(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1月第1版).
2.关于《三国演义》的虚实关系.这与上一问题密切相关,一直是讨论的热点之一.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何满子的《历史小说在事实与虚构之间的摆动》(载1984年3月20日《光明日报》;收入其所著《汲古说林》一书,重庆出版社1987年11月第1版),傅隆基的《〈三国志通俗演义〉"基本符合史实"吗?》(载1984年4月17日《光明日报》),曲沐的《〈三国演义〉"虚""实"之我见》(载1984年5月15日《光明日报》),刘绍智的《〈三国演义〉的反历史主义》(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宁希元的《从宋元讲史说到〈三国演义〉中的虚实关系》(载《三国演义论文集》,中州古籍出版社),熊笃的《〈三国演义〉并非"七实三虚"》(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
九十年代较好的论文有钟扬的《"七实三虚",还是"三实七虚"》(载《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1年第3期),郑铁生的《〈三国演义〉成书过程意象整合的虚实关系》(载《海南大学学报》1992年第2期).
3.关于《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和成就
(1)《三国演义》的总体艺术风格.八十年代有代表性的论文,可见丘振声的《〈三国演义〉的阳刚美》(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九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吴志达的《刚柔兼济之美——〈三国演义〉中所体现的最高美学境界》(载《〈三国演义〉与荆州》一书),沈伯俊的《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第六部分第一节等.
(2)《三国演义》的情节艺术.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鲁德才的《〈三国演义〉的情节提炼》(载《古典文学论丛》第2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12月第1版),吴小林的《《试论〈三国演义〉的艺术特色》等.九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傅隆基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的叙事艺术浅探》(载《〈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论文集),沈伯俊的《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第六部分第二节等.
(3)《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艺术.八十年代代表性的论文有陈辽的《论"全景军事文学"〈三国演义〉》(载《三国演义研究集》),冒炘 ,叶胥的《〈三国演义〉的战争描写》(《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2期,亦见其所著《三国演义创作论》第二章第八节),郑云波的《论〈三国演义〉中的战争个性及其美学意义》(载《三国演义学刊》第1辑),常林炎的《向〈三国演义〉借鉴写战争的艺术经验》(载《三国演义学刊》第2辑)等.九十年代代表性的论述有郑铁生的《三国演义艺术欣赏》第六章(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2年7月第1版),沈伯俊的《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第六部分第三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