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并非只有一般名将英勇战斗的作风,以及武艺超群的素质,而且具有指挥大型战役的能力。此点,试以关羽的北伐为例证。关羽在全面负责荆州军政事宜后,为了待机北伐,经过周密考虑,作了三方面的准备工作。第一、为了防备吴国进攻,大筑江陵城,将其建成内外套城,形成坚固的两道防线[20]。第二、除积聚粮食军用物资外,大造舟船,操练水军,以便北伐时利用汉水步、骑、水军联合作战,以加强战斗威力。第三、联合魏境反曹势力,作为内应,以便北伐时扩大声势。如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对许昌少府耿纪起兵的援助;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与南阳守将侯音起兵的联合,皆属此类。
--------------------------------------------------------------------------------
[1] 《三国志·魏书》卷14《刘晔传》。
[2] 《三国志·魏书》卷14《郭嘉传》注引《传子》。
[3] 《三国志·魏书》卷14《程昱传》。
[4] 《三国志·蜀书》卷6《关羽、张飞传》后论。
[5] 《三国志·吴书》卷9《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6] 《三国志·魏书》卷14《刘晔传》。
[7] 《三国志·吴书》卷9《周瑜传》。
[8] 《三国志·吴书》卷9《吕蒙传》。
[9] 《三国志·吴书》卷13《陆逊传》。
[10] 《三国志·吴书》卷13《陆逊传》。
[11] 《三国志·吴书》卷9《鲁肃传》记肃与羽为荆州两人争论时,羽气愤“操刀起谓曰……。”
[12] 《三国志·魏书》卷18《典韦传》。
[13] 《晋书》卷103《刘曜载记》。
[14] 《晋书》卷107《石季龙载记》下附《冉闵传》。
[15] 《晋书》卷81《刘遐传》。
[16] 《宋书》卷43《檀道济传》。
[17] 《南史》卷40《薛安都传》。
[18] 《南史》卷67《萧摩柯传》。
[19] 《魏书》卷73《杨大眼传》。
[20] 参考拙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套城》,载《六朝史论》中华书局1998年版。
(三)名将风采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七月,关羽临北伐前,除增兵加强公安、江陵的防备外,又在公安、江陵附近沿江置“屯候”,以便随时侦察吴军功向。实际上,对吴国形成沿江屯候、公安、江陵内外套城四道防线。而且江陵距樊城前线只有180公晨,当时轻骑一日一夜行300里,只需一天多就能赶回。在关羽看来,对吴国的防范,可说是万无一失了。
关于北伐战略战术布署,可以分为五点:第一、这次北伐的战略目标,乃是夺取曹魏在荆州北部的两个据点襄阳、樊城,以便作为将来北上宛、洛的基地;第三、襄阳在汉水与淯水合流处的北面,樊城在襄阳沿汉水上溯的9公里处,两城皆依傍汉水,故决定秋季雨水季节北伐,可以充分利用汉水发挥水师的优势;第三、集中优势兵力围歼襄、樊守军,尤其是曹仁在樊城的主力守军;第四、致函汉水上游的刘封、孟达,请其派兵从西北面支持,使樊城两面受敌;第五、派小股游军北进,威胁许昌,以动摇襄、樊守军。
战争开始后,关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亲率大军围曹仁于樊城。曹操先派汝南太守满宠援助曹仁,又遣于禁等七军助仁。八月,暴雨,汉水平地涨数丈,于樊七军和曹仁别部庞德军被水淹没,于禁、庞德避水登高堤上。关羽利用强大“舟兵”,乘大船攻击,四面放箭,战斗异常激烈,从早晨战至日中,于禁势穷投降,庞德被俘杀,共俘曹军3万余人。关羽消灭了于禁援军后,围禁城数重,内外断绝,樊城粮食将尽,危在旦夕。又遣别将围曹仁别帅吕常于襄阳,以阻止其援救樊城,并迫使曹魏荆州剌史胡修、南乡太守傅方投降。
关羽先派游军北上颍川郡郏县(今河南郏县)地区活动,此地离曹魏都城许昌(今河南许昌市东)约75公里,当时轻骑兵一日便能到达。于是,北方震动。十月,弘农郡陆浑县(今河南嵩县北,离洛阳约60公里)民孙狼以吏民反役“作乱,杀县主簿,南附关羽”。羽“授狼印,给兵,还为寇盗,自许昌以南,往往遥应羽,羽威震华夏”。[1]曹操“以汉帝在许,近贼”,[2]“议徙许都以避其锐”。[3]经蒋济等劝止。曹操急派徐晃督大军助仁,以解樊围。又派赵俨以议郎参曹仁军事。关羽派别军屯樊城之北五里的偃城,[4]以阻击徐晃援军。徐晃因“所将多新卒,以羽难与争锋”,[5]遂前至离偃城西北十里的阳陵陂屯营,犹豫不进。[6]曹操又派将军徐商、吕建等助晃。[7]此时,曹魏群情汹汹,皆以为曹操如不亲征,曹仁、徐晃等必败。曹操自洛阳南下,欲亲征关羽,驻军摩陂(在郏县东南)。此处距许昌45公里。[8]曹操驻此,实际上一则为镇慑北方,捍卫都城安全;再则遥控襄、樊前线战事。曹操驻军摩陂后,又接连遣殷署、朱盖等十二军诣晃助阵。仍恐徐晃等军为关羽所破,又密令驻守在居巢(今安徽铜城县南)防吴的张辽军,以及衮州剌史裴潜、豫州剌史吕贡等率军赶救曹仁。[9]当各路援军陆续前至,在樊城北双方一场大战后,军事形势逐渐向对关羽军不利方向发展。关羽当机立断,决定有计划地主动撤退。先从偃城退至樊城北面的围头、四冢屯营,然后又利用汉水舟师撤樊城围,退至襄阳。正当此时,江陵、公安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