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顺迎敌。两马相交,战有四五十合,高顺抵敌不住,败下阵来。敦纵马追赶,顺绕阵而走。敦不舍,亦绕阵追之。阵上曹性看见,暗地拈弓搭箭,觑得亲切,一箭射去,正中夏侯敦左目。敦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拨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死于马下。两边军士见者,无不骇然……———————————《三国演义》
独眼苍狼•夏侯敦
仅交马数合就一枪刺死董卓大将徐荣,四五十合败高顺,眼睛中暗箭后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仍复挺枪纵马,直取曹性。性不及提防,早被一枪搠透面门。夏侯敦这一枪估计也是对着曹性眼睛刺的,枪可比箭粗多了,曹性脸都被一枪穿透。后面两边军士看到这景象的无不骇然。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后与夏侯敦的对战是蜀国头号武将与魏国头号武将的全力一战,关羽是铁了心要走,夏侯敦是铁了心要留下他,而且是要生擒关羽,看来他一点也不惧诛颜良杀文丑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
演义中的夏侯敦不可不谓悍将,也使得夏侯敦在各类游戏中拥有极高的武力指数。
夏侯敦字元让(?—220),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汉朝开国功臣夏侯婴之后。夏侯敦生于何时没有记载,连他和曹操、夏侯渊的年龄谁更大,相差多少也不清楚。但是“太祖初起,敦常为裨将,从征讨。”可以让我们知道夏侯敦是在曹操起兵时当的兵。这个“太祖初起”是要讨论一下,到底是指曹操讨伐黄巾还是讨伐董桌。据《三国志•夏侯渊传》的“太祖起兵,以别部司马、骑都尉从”可以看出夏侯渊的骑都尉是曹操给他的官职,曹操打黄巾时是“拜骑都尉,讨颖川贼”,他自己都是骑都尉又怎能封夏侯渊骑都尉?夏侯渊是在曹操讨董卓时加入的曹操集团,夏侯敦也应该是那个时候加入曹操集团的。
曹操军里曹操为总指挥,夏侯敦为副指挥,夏侯渊为骑兵队长,曹仁为厉锋校尉,曹洪为部将。李典是在初平年间(初平元年为公元190年)加入的,“太祖初起”是在中平六年冬天(公元189年),乐进不明。
从“太祖初起”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到公元220年有四十一年,就算中平六年夏侯敦一岁的话他也活了四十一年。夏侯敦当然不可能一岁,他在十四岁的时候就杀了人,如果他没有留级那就该是在读初二或者初三。关于这件杀人案《三国志》上只是说他在十四岁时从师学习,有人侮辱了他的老师夏侯敦便杀了这人,他也因秉性刚烈闻名。这件事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的图文版中国著名帝王传之《曹操传》有这么一段文字:“夏侯敦字元让,是曹操的远房堂兄弟。身长九尺,相貌堂堂,且性情豪爽,力气过人。十四岁的时候拜老师读书。老师很矮,不到驴背。一日街上有人牵着驴子走过来,乡里的无赖要逼他老师从驴肚子底下钻过去。夏侯敦把老师扶起来。无赖自恃力壮,又把老师按倒。夏侯敦无法忍受,一拳就把无赖打死了。”这故事不能说不精彩,但是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
他十四岁时还没有参军,不然就没有时间学习了。他的寿命应当是十四加四十一,最少五十五,由于不知道他是否完成了学业就去参加革命,所以出生年分还真是难以考证。曹操最信任的人可以说就是夏侯敦了,这种“诸将莫得比”的信任我认为不仅是因为夏侯敦是曹操的亲戚,也不只是因为夏侯敦帮他打了天下,还有他与夏侯敦是小时玩伴的关系。既然是玩伴他们年纪也不会相差太大,夏侯敦终年该是六十五上下。
追董卓夏侯敦是肯定得去的,现实中夏侯敦没有一枪刺死徐荣,徐荣还回去向董卓汇报“酸枣未易攻也”。演义中夏侯敦对桥蕤(ruí,二声,无同)的“袁术知操兵至,令大将桥蕤引兵五万作先锋。两军会于寿春界口。桥蕤当先出马,与夏侯敦战不三合,被夏侯敦搠死”是演义。桥蕤是被吕布生擒。曹操领本部人马五千追击董卓,在荥阳(河南荥阳市)汴水河边遭遇董卓部将徐荣,双方激战一天,曹操士卒死伤甚众。曹操回到盟军大本营,见袁绍等人毫无进取之心就只好领夏侯敦等人到扬州(治所历阳,今安徽和县)等地招募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