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刘备当益州牧、汉中王时的职官构架
建安十九年(214),刘备夺得成都。这时,刘备属下的职官构架体系,虽已有若干突破,但总的说来仍是地方政府--州牧、州政府的体系。建安二十四年(219)春,刘备夺得汉中。同年秋群臣上表,马超等群臣等辄依旧典,上表请朝廷封刘备汉中王,"拜大司马,董齐六军,纠合同盟,扫灭凶逆。以汉中、巴、蜀、广汉、犍为为国,所署置依汉初诸侯王故典。夫权宜之制,苟利社稷,专之可也。然后功成事立,臣等退伏矫罪,虽死无恨。""遂于沔阳设坛场,阵兵列众,群臣陪位,读奏讫,御王冠于先主。"刘备于此时自称汉中王,同时自任汉王朝的大司马。《先主传》载"先主上言汉帝曰"时,亦称"既宗室微弱,帝族无位,斟酌古式,依假权宜,上臣大司马、汉中王。"
这是蜀汉政权的先声,是由州府向蜀汉政权的过渡形态,其职官构架与州牧已明显不同。从现有资料看,刘备任汉中王期间,并未设立专门的汉中王府(或其它以汉中王挂名的政权机构)。换一句话,即刘备当汉中王后,其职官体系与当益州牧时并无太大的变化,故合并研究。
在刘备当益州牧和汉中王这七年期间,既自称为汉王朝的"大司马",也曾一度建立相应的机构。《先主传》群臣在劝刘备称帝时有"大司马属殷纯",《董和传》说:"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但总的看到,很少使用大司马头衔,因它是刘璋送的。《先主传》说先主刚入蜀时,"璋推先主行大司马,领司隶校尉。先主亦推璋行镇西大将军,领益州牧。璋增先主兵,使击张鲁,又令督白水军。"刘备对这一头衔不太感冒。这一时期,先主名下主要有左将军府(与大司马府合署办公)和益州府这两个实体机构。
左将军府:主管军事。刘备于建安三年(198),曾被献帝任为左将军。建安十六年(211)刘备率军入蜀时,对外使用的头衔便是左将军,其属下官员多冠以"左将军"府号。
时人重名,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左将军是朝廷大员,应一州牧之邀,帮其治安平乱、抗击外辱,皆名正言顺。刘备夺得成都后,用的头衔全称是"左将军、领司隶校尉、豫、荆、益三州牧、宜城亭侯备",可见他特别看重左将军这个头衔。左将军之称始见于西汉武帝,公孙贺以太仆身份为左将军。其后,《史记·天官书》说:"南斗为庙,其北建星。建星者,旗也。牵牛为牺牲。河鼓大星,上将。左右,左右将。"《正义》:"河鼓三星,在牵牛北,主军鼓。盖天子三将军,中央大星大将军,其南左星左将军,其北右星右将军,所以备关梁而拒难也。"左将军为朝廷大将,位在州牧上。刘备用左将军头衔,还表明了他对以献帝为代表的朝廷的承认,这是汉中王与以后蜀汉皇帝的根本区别之一。
军师将军:诸葛亮以军事将军的身份"署左将军府事",负责日常工作。
左将军府中设有:
掌军中郎将:《董和传》:"先主定蜀,征和为掌军中郎将,与军师将军诸葛亮并署左将军大司马府事,献可替否,共为欢交。"
长史:《许靖传》:建安十九年,先主克蜀,以靖为左将军长史。
护军:《黄权传》:"于是先主以权为护军,率诸将迎鲁。"
司马:先主定蜀,庞羲为"左将军司马"(《蜀书·刘璋传》),《先主传》为"营司马"。
从事中郎:《麋竺传》:竺为左将军从事中郎。《伊籍传》:"益州既定,以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见待亚于简雍、孙乾等。"
督军从事:《费诗传》:"成都既定,先主领益州牧,以诗为督军从事,出为牂牁太守,还为州前部司马。"《杨洪传》注引《益部耆旧传·杂记》说何祗"初仕郡,后为督军从事"。
议曹从事中郎:《先主传》有"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此职魏、吴不设。
军议中郎将:《先主传》有"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此职魏、吴不设。
副军中郎将:《刘封传》:"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此职魏、吴不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