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贴吧列表 推荐贴吧 贴吧排行 推荐帖子 精品帖子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论 张昭(转,原文作者—— 灿烂海滩 )     发新帖 
   六 
  综观张昭八十余年的兴衰荣辱,都是同孙氏兄弟的命运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的。那么,为什么在孙策的手下是那么的如鱼得水,而到了孙权的手底下却是逐渐走下坡路呢?历来的分析不一。第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由于在《三国志·孙翊传》注引《典略》中所说的:“策临卒,张昭等谓策当以兵属俨。”应该说这种观点是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史料中原本的记载就没有说清楚张昭和孙翊是什么关系,仅仅评这一句话就认为孙权因此而迁怒于张昭,太过牵强了。而且孙权当政以后,张昭尽心尽力,并无二心,而且孙翊年纪轻轻,二十一岁就死了,对孙权也不会再有什么威胁。再者,孙权对张昭还是非常尊重的(这个问题下面再详谈),如果是因此而嫉恨张昭,那在他的昏庸的晚年,随便找个理由也会要了张昭的老命。又何必还来了个“掷刀致地,与昭对泣”那么麻烦呢?因此,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不能成立的。 
  第二个观点认为:由于张昭在“委质于曹”和在赤壁之战时力主投降,在战略思想上和孙权发生冲突,导致后期的失宠、冷落。这个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只能说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未能一窥全貌。张昭虽然在战略方面的水平欠佳,但是在其它方面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由于一、二个缺点就被孙权全盘否定,似乎不是全盛时期孙权的作风。 
  笔者认为,要回答这个问题,应该换一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我们试用现代人总结出来的为人处世的经验来分析张昭。现在的人常说:心态决定一切。这句话可以说也是经过几千年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的,很有一些道理。我们先来看看张昭前后心态的变化。 
  当张昭被孙策招致麾下以后,张昭的性格是小心谨慎、非常稳重的。《三国志·张昭传》中说了这样一个故事: 
  昭每得北方士大夫书疏,专归美于昭,昭欲嘿而不宣则惧有私,宣之则恐非宜,进退不安。 
  虽然在孙策的手下贵为“谋主”,但是张昭依然是小心谨慎,说明他原本的性格就不是象后来对孙权那样跋扈。是什么原因使得张昭在孙策面前如此慎重呢?原因在前面已经提过,孙策的个人魅力和知遇之恩深深打动了张昭,使得张昭死心塌地为孙氏家族贡献一生,应该说这个时候张昭的心态还是很正常的。也正因为如此,在孙权继位以后,张昭才会尽心尽力,全力辅佐。但是,由于身受托孤之恩,张昭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在孙权的面前,张昭的胆子却是越来越大,话也是越来越多,《三国志·张昭传》中几个记载就可以看出张昭心态变化的蛛丝马迹: 
  权每田猎,常乘马射虎,虎常突前攀持马鞍。昭变色而前曰:“将军何有当尔?夫为人君者,谓能驾御英雄,驱使群贤,岂谓驰逐于原野,校勇于猛兽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昭虽谏争,常笑而不答。 
  权于武昌,临钓台,饮酒大醉。权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当止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权遣人呼昭还,谓曰:“为共作乐耳,公何为怒乎?”昭对曰:“昔纣为糟丘酒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以为乐,不以为恶也。”权默然,有惭色,遂罢酒。 
  第一个事实还能说是为了孙权的个人安危,但这第二个例子却实在是有些过分。君主邀请群臣把酒言欢,原本就是一件正常的事情,但是这个张昭却有点不看地点、不分场合,随着自己的性子,当众职责孙权,让孙权怎么下的了台?为什么张昭会如此呢?张昭自己的话就可以证明一切: 
  1. “昔太后、桓王不以老臣属陛下,而以陛下属老臣,是以思尽臣节,以报厚恩,使泯没之后,有可称述,而意虑浅短,违逆盛旨,自分幽沦,长弃沟壑,不图复蒙引见,得奉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国,志在忠益,毕命而已。”(《三国志·张昭传》) 
  2.“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於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同上)
admin  2011-04


zhaosifu.net 找私服 
首页 | 返回上页 | 顶部
   
2024-11-15 09:18:41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