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人类史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场战争,埃及军队用迂回包抄的战法,击溃敌军)。快速灵活的双马战车,给后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西亚的双马战车队也很庞大,小国以色列在所罗门国王统治时期,据说拥有1400辆战车,米坦尼就更多了。这样,在前14世纪到前6世纪,双马战车成为最重要的武器,除了作战时是不可或缺的主力外,各国贵族往往也把它作为身份的象征。
但双马战车也有它的问题:为了发挥机动性,双马战车上一般只有两名乘员:驭手和战士。这样,一辆昂贵的战车上只有一个人能够发挥杀伤力,显得性价比不高。为了充分发挥战车的优势,最好能够增加车上的战士数目。如卡叠石之战中,赫梯军队的战车上就有三个人:驭手、弓箭手、近战兵。士兵多,就要求车厢大,也就增加了车重。而且,为了战斗时有万全的准备,车上最好设置多些武器。比如,最好两名士兵都有弓箭和短矛,这样,无论射远还是近战,都有两倍的力量。同时,马车上的士兵很显眼,成为敌人优先打击目标,所以最好通过加高车厢,设置盾牌等方式,进行防备。这些都是要增加车重的。但是当时还没有发明不勒马脖子的马肩轭,如果马车和马车上的装载物太重,马奋力拉的时候会缺氧,甚至窒息,影响作战。当时的解决办法是把拖拽马增加到4匹,于是驷马战车诞生了。无疑的,驷马战车的操纵比双马战车复杂得多,但是它的冲击力也比双马战车要强很多。驷马战车的发祥地不详,亚述没有驷马战车,而中国在西周时候及已经普及了驷马战车,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装备驷马战车的国家之一。而且,中国的驷马战车充作军队主力的时间也最久,从前11世纪一直到前3世纪。因此,它也是世界上最典型的信赖战车的国家。因此把中国作为例子来说明驷马战车的使用方法是恰当的。
作为华夏军队主力的战车部队,始终由驷马战车构成,车上有三人,即驭手、车左的弓箭手、车右的近战兵。主要的近战兵器是戈、矛和后来出现的戟。有时为了提高战斗力,车上还有备用武器。从出土文物看,不仅车上战士披着皮甲,连马都披着马甲(曾侯乙墓情况)。除中间两匹马(服马)用T型轭拉拽车辆外,外侧的两匹马(骖马)用皮条拉拽车辆。关于中国战车的操纵,在这个网页已经有了详细的记载,我就不罗嗦了(说老实话,看这些古代术语实在令人头昏眼花):
http://www.bmy.com.cn/tcm/tcm3.htm[/url](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官方网站)。如果是统帅的战车,则统帅位于车左侧,他不仅有兵器,而且在车后面斜插着军旗,车上有用支架立起来的鼓。君主的车的特点是:驭手不能按最佳操车方式站在车中央,这个位置留给君主,以示其权力不可旁落。至于驭手,只好站在车右,这个位置是不便驾驭马匹的,但君主的车又要求极高的可靠性,因此对君王驭手的技术要求非常高。
驷马战车作战的流程是这样的:首先选择一个平坦的地方,然后排列阵势,因为驷马战车难以操纵,所以往往只是简单的排成一列横队,如果战车数量多,则排成二到三列,但前排应留下供后排弓箭射击的间距。然后统帅击鼓,发起冲击。双方先是用弓箭彼此射击,到了近战距离内,因为双方的马首尾相接至少需要4米长的空间,加上车厢前面的长度,双方若相向冲击则距离至少在5米以上,用近战兵器互相攻击很难(因为某些战术观点和技术原因,当时的长兵器一般在2.5-3米之间),所以一般是采取两车交错互攻的近战方式。在这种作战方式下,可砸、可推、可拉割,但不可刺击的戈就成了理想的武器。由于战车数量不会很多,所以即使一辆车被击败或落在后面,本方阵线也会出现明显的缺口,另一方面,因为拉拽车辆的马匹如果太过用力,容易窒息(早期马车挽具的缺点),所以华夏国家队车战有严格的规定:每前进一小段距离,就要停下取齐。在这种作战形式下,一旦一方的阵型被打乱,战斗的结局也就基本上确定了。因此那时候在华夏国家做个将军是颇为简单却又很难发挥的。他只有一种选择:慢慢移动,慢慢列阵,彼此冲击,然后或输或赢(即使输了,也可以作为俘虏生存,所以对贵族来说问题不算太大)。因为一次冲击就可以决定胜负,因此偶然性因素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