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沓中归师
在钟会大军分三路进军汉中的时候,邓艾和诸葛绪也奉司马昭之令,各率部众,邓艾自狄道攻姜维于沓中,雍州刺史诸葛绪自祁山军于武街。①司马昭的战略是:“艾趣甘松(沓中西面蜀军镇戎)、沓中连缀维,绪趣武街(注一)、桥头绝维归路。使艾与维相缀连;雍州刺史诸葛绪要维,令不得归。”也就是让邓艾和姜维部队保持接触,加以牵制,而诸葛绪则当头拦截。邓艾先遣天水太守王颀等直攻姜维本营,又命令陇西太守牵弘等邀击姜维前路,金城太守杨欣等奔赴甘松。三路分别针对姜维军的头中尾,倒是严格执行司马昭战略。可是姜维早就了解了司马昭的意图,那会领他和邓艾的情与魏军蘑菇,一闻钟会大军进入汉中,就率领全军向汉中转移。邓艾攻头断尾打腰段的计划全部泡汤。断尾的杨欣自然是追之不及,姜维本是天水人,自降蜀汉之后,屡屡出兵光顾老家,身为天水太守的王欣想着姜维定是恨的牙痒痒,那管什么归师勿掩,连忙缀尾追杀,终于在阴平西北强山的强川口追上。②一场大战,蜀汉牙门将赵广临阵战死,③此战诸书多云魏军败姜维,但试想归心似箭的蜀军那有功夫和其纠缠,不过是应酬一回就往桥头方向撤退,魏军如真大败汉军,又怎么会让姜维赶往桥头的途中跟丢目标?王欣等追之不及。蜀军一路东行,眼看桥头在望,却叫一声苦,原来雍州刺史诸葛绪的三万大军早占据桥头,阻塞道路,候在那了。
本成都令右车骑将军廖化往援姜维,廖化军至阴平(非阴平县,当为《姜维传》“还住阴平”之阴平,疑为桥头东之一关隘),听闻诸葛绪自祁山——建威——武街一路杀来。廖化由于比诸葛绪晚出发,此时必然无法先抢占桥头,以其之兵力,亦无法硬磕三万魏军夺还桥头。沿羌水东南而下入白水一线,正是武街——桥头——白水关。蜀汉时“据三关之险,守重山之固”张莹《汉南记》曰:蜀有阳平、江关、白水关,此为三关。自古若由陇右南下攻打蜀地,白水关便是当此道之咽喉。往昔光武曾令隗嚣自陇右伐蜀而不果,便欲走白水一路。⑤两百多年隗嚣还可以推托“白水险阻,栈阁绝败”,但是自刘备攻取汉中后,就把白水至成都的交通建设的大好。⑥当时诸葛绪要是自桥头东下九十里,就是白水关了,一旦让三万魏军过了白水向成都挺进,那可真大事不妙了。幸亏诸葛绪是个死脑子,牢记命令是是断姜维的归路,眼珠子只西望景谷迎接姜维,那管白水关方向。廖化军赶忙就地驻守,以防诸葛绪目光扫向东面,打白水关的算盘。
诸葛绪西待姜维多日,总算盼到,磨刀擦掌,欲与姜维来个了断,那料姜维见前路已断,也不和诸葛绪硬拼,命令全军不再东行景谷,反绕道阴平县西北孔函谷兵入北道,一副抄魏军后路的样子。诸葛绪果然上当,后退三十里,意图阻击姜维。才摆脱了诸葛绪的纠缠。其实姜维只入北道三十余里,一闻诸葛绪北上,就立刻退还原地,还军东向,迅速穿越桥头。等到诸葛绪知道上当,还师阻截,蜀汉已经通过桥头一天了。一日之差,诸葛绪一月功夫白费,司马昭如意算盘落空。⑦
“一步之差,满盘皆输”,此次魏军东堵西追,亏在邓艾西方三路出击扑了空,一步之差,先发制人不成,反被姜维抢了先机。由于是兵分三路,之后即使追上姜维,也不是全军齐上了,故此仅和蜀军一战,便无力穷追猛打了。由于这样诸葛绪虽然成功占领桥头,却因为蜀军后面没有追兵,得以大摇大摆的入北道三十里,使得诸葛绪急退。如果王欣等能做到“与维相缀连”,蜀军就不能来回进入“北道”了,如此不光“艾与维相缀连;雍州刺史诸葛绪要维,令不得归”能达成,就是尽歼沓中蜀军也不在话下。
注一,《华阳国志,汉中,武都》云:下辩县,郡治,一曰武街。但此武街并非武都郡治。《水经注,羌水》云:(羌水)又东南迳武街城西南……..羌水又东南流至桥头,合白水,东南去白水县故城九十里。故诸葛绪所向武街应为羌水流经之武街。
①《晋书,文帝纪》
②《邓艾传》但云:“欣等追蹑於强川口,大战。”由于杨欣、王欣名俱为欣,不知为谁,然观《水经注,卷二十》云:“姜维之还也,邓艾遣天水太守王颀败之于强川。”当知为天水太守王颀。
③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三国志,赵云传》)
④然后乃遣右车骑廖化诣沓中为维援,左车骑张翼、辅国大将军董厥等诣阳安关口以为诸围外助。比至阴平,闻魏将诸葛绪向建威,故住待之。(《三国志,姜维传》)
⑤会公孙述遣兵寇南郡,[一]乃诏嚣当从天水伐蜀,因此欲以溃其心腹。嚣复上言:“白水险阻,栈阁绝败。”(《后汉书,隗嚣传》)
⑥《三国志,先主传》注引《典略》:备於是起馆舍,筑亭障,从成都至白水关,四百馀区。
⑦闻雍州已塞道屯桥头,从孔函谷入北道,欲出雍州后。诸葛绪闻之,却还三十里。维入北道三十馀里,闻绪军却,寻还,从桥头过,绪趣截维,较一日不及。(《三国志,邓艾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