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汉亡焉
第一天,咸熙元年五年正月十五日,
钟会前脚入成都,司马昭的一封信后脚送到了钟会手中,信云:
“恐邓艾或不就徵,今遣中护军贾充将步骑万人径入斜谷,屯乐城,吾自将十万屯长安,相见在近。”会得书,惊呼所亲语之曰:“但取邓艾,相国知我能独办之;今来大重,必觉我异矣,便当速发。事成,可得天下;不成,退保蜀汉,不失作刘备也。我自淮南以来,画无遣策,四海所共知也。我欲持此安归乎!”①
司马昭本意只是想以此信提醒一下钟会,可惜同样一封信在司马昭眼里是“当以信义待人,但人不当负我,我岂可先人生心”,在钟会眼里却成了逼上梁山的催命符。故此钟会会说:“难道我能拿着这封信安然回归!”,如果说钟会本来还在反与不反之间徘徊,那么这封信无疑把钟会推上了绝路。既然要起兵造反,当然是越快越好,但是要把部下大小将佐官员全部召集起来一网打尽,总得有个让他们不起疑的充分理由。于是钟会想到了上月刚死的郭太后。
第二天,魏咸熙元年五年正月十六日,
钟会下令把护军、郡守、牙门骑督以上以及原来蜀汉的官员统统请来,说是为太后发丧。太后国丧,谁赶不来??顿时魏蜀大小将佐官员都乖乖的来到蜀汉朝堂。一等人齐,钟会便撕破脸皮,露出本意。他拿出自家伪造的太后诏书颁示众人,说太后遗诏要自己起兵废司马昭。大家惊魂未定,钟会就要他们议论之后,在版上署名,作为凭证。②钟会“劫以兵威,始吐奸谋,发言桀逆,逼胁众人,皆使下议,仓卒之际,莫不惊慑”。③这时候以人们的羊群心理,只要有一两个人署名,就会产生滚雪球效应,大家会争相署名。可是在着节骨眼上,却先冒出了三个人指责钟会,并拒绝签署。这三个人是作为使者正好在成都的相国左司马夏侯和、骑士曹属朱抚和钟会的参军郎中羊琇。
这三人中,朱抚倒也罢了,夏侯和与羊琇却非同小可。夏侯和羊家乃是姻亲,夏侯和兄夏侯威之孙夏侯湛是辛宪英的外孙,现传世《辛宪英传》就是夏侯湛所为。夏侯和是夏侯渊之子,也是因为司马家而逃亡入蜀汉的夏侯霸之弟。④而在私交上夏侯家和钟家更是通家之好(注一)。羊琇是辛毗外孙,辛宪英之女,当年高平陵政变,辛宪英就以“职守,人之大义也。凡人在难,犹或恤之;为人执鞭而弃其事,不祥,不可也”为由,让身为曹爽参军的弟弟辛敞和带领曹爽府兵,犯门斩关,的鲁芝一齐去追随曹爽。而羊琇这次为钟会举荐为其参军,临行前其母已觉不妙,告诫其:“入则致孝於亲,出则致节於国,在职思其所司,在义思其所立,不遗父母忧患而已。” ⑤故此,在公在私,就是看着死去的老爹夏侯渊、兄长夏侯霸,夏侯和都该跟着钟会讨司马;而按照辛宪英认为辛敞为曹爽参军,当为曹爽死节的前例,羊琇这回也该效仿舅舅忠于钟会。但是这回他们两个却不帮钟会,反和朱抚一起强烈反对驳斥钟会。
由于朱羊夏侯的突然发难、不肯签署,无疑使得钟会的方寸大乱,本来钟会应该立即把三人杀了,来个杀鸡儆猴,他却是只把请来的魏国将领官员全都关进益州诸曹屋中,又马上将诸军将领换成他的亲信,关闭成都城门和宫门,严兵围守。⑥钟会此举无疑是封锁消息、谋定后动,可是天下没有不漏风的墙,消息 还是接二连三的传出去了,还传的离了谱。
在朱羊夏侯站出来抗拒钟会的时候,以中领军司马为钟会参军的贾辅却乘机叫散将王起出去散布谣言。这时候城门、宫门还未关闭,王起得以逃脱。一到城外,王起就照着贾辅所教向众军宣传“会奸逆凶暴,欲尽杀将士”、“相国已率三十万众西行讨会”。此举无疑达到了夸大形势,激扬士兵拼死一战的作用。⑦
本来靠王起一个造谣,还未必能把大军煽动。可是在钟会拘禁众人后,钟会的帐下督丘建,原是胡烈部属,后推荐给司马昭。钟会出兵,请求自随,成为钟会亲信。丘建看见胡烈独自一人被押,顿起怜悯之心,请求钟会允许一个亲兵去为胡烈取饮食。钟会竟然答应,还让其他牙门也都援例各带一个亲兵。胡烈欺骗亲兵说:“丘建密传消息:钟会已挖好大坑,准备好白木大棒。叫外面的士兵进来,每人赐给一顶白苦帽,拜为散将,让其打死我们,埋入坑中。”胡烈又将同样内容写在条疏上让亲兵带个尚城外营中的儿子胡渊。接着别的亲兵也这样去外面传话。一夜之间,这个谣言在传遍军中,前有王起,后有亲兵信件,众口一词,不由得大家不信。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