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楼
东汉末年朝政极度腐败,阶级矛盾严重,农民被剥刻到极点,发起了大规模的起义,而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也非常激烈。在当时的背景,以刘协为代表的汉室政权已经失去民心,同时中央集权也完全旁落,仅存一点名义效应,曹操挟天子令诸侯,令的就是这些地主阶级,当然这个阶级才是当时的社会力量,百姓起义的成果被豪强集团蚕食了,造成势力割据后,百姓再也无法聚集大规模的军事力量,继而被军阀剥刻的只会更为严峻,为乱者十户有八,百姓更因势力集团之间的争斗惨遭屠戮。
“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长,百姓颠沛流离的生活自小看在眼里,所幸早年避乱在安静的荆州,得以潜心修学,后满腹经纶,在荆州小有名气,与名士庞德公、黄承彦、司马徽可以说忘年交,与荆州最高行政长官刘表、撑军政大权的蔡家、蒯家沾亲带故,马家也是当时的大族,时人以为笑乐,乡里为之谚曰:“莫作孔明择妇,正得阿承丑女。”,可见民间也有名气。以诸葛亮在荆州的人脉关系,谋职轻而易举,不过他选择了隐居,以“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修身,与庞、黄、水镜等隐士来往密切,生活很是惬意,还可以潜心修学著书(士族子弟的共同爱好)。但自比管乐,叹息痛恨於桓灵,以及他的民本思想(后面细谈),表明了他心存“驳乱趋治、救民兴国”的理想。
能洞察天下时局的诸葛亮,所匡辅的君主,理念必当一致。曹操是曾经屠过城的霸权主义者,实有暴君倾向,得天下未来真能安吗?显然与诸葛亮的理念相背离。孙权的治世理念非常落后,非明君(民乱多可以足见其政治观念的昏暗)。只有刘备的仁义待民和匡抚汉室的志向,与诸葛亮的理念一致,如其能得天下,何偿不是苍生之福。实际上此汉室非彼汉室,诸葛亮的思想并不保守,天下需要的是带来新生力的汉室政权,而不是那个已经腐败消亡的汉室政权。其时百姓的要求很简单,有稳定的社会环境,然后能保护他们的利益,便是好政权。刘备三顾茅庐,咨以当世之事,很显然诸葛亮被他的赤诚和坚毅所打动,由是感激,遂追随出山,尽管闯荡了大半辈子的刘备仍无立足之地,兵不过数千(而后一年吸收荆州私募游户为兵,在刘表眼皮底下扩兵接近两万,其中精甲水兵1万)。此时诸葛亮27岁,风华正茂。
一、制订定国的基本路线
诸葛亮出山时天下兼并得差不多了,曹操抑其谋略,以弱击强定中原,大有吞并天下之势;孙权据江东已历三世,得江东士族势力的支持,凭其国险足保,这两者都是刘备无法争和不可图,那么天下就剩下荆益两州。荆州是四战之地,东吴对荆州也早已垂涎三尺,然连年发兵江夏未得。曹魏北方已定,对南方虎视眈眈,随时发兵吞并荆州和益州,面对这样的情形,刘备哪有什么资本能与他们相争?诸葛亮是个唯物主义者,唯抑人谋,他用他的战略远见和洞察力,分析了荆益两州的利害关系,根据刘备的情况,制定了定国的基本路线:
第一步骤:荆州其主不可守,那么诸葛亮为什么有信心荆州可以资刘备?
首先得人和。刘备待在荆州多年,很得人心,其中包括士族和百姓,后来确实“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
其二得地利。诸葛亮熟悉荆州内部势力集团的分布、结构及其关系,事实上后来表琦刺史,又征四郡,刘备集团执行得都非常顺畅。另外诸葛亮还为刘备谋得一个很靓的底牌,刘琦公子向来敬重诸葛亮(亮比他小八岁),向其求安身术,诸葛亮可谓一计多成,不但刘琦安全了,顺便为刘备取得筹码,刘备即得刘琦兵,又得刘琦的招牌,刘备在荆州立足可以名正言顺。
其三可以说是等待天时。如果曹操此时没南下,刘备便拥有夺取荆州的最硬资本,刘琮集团不及长子刘琦有名望,也不及刘备集团有魄力和得民心;东吴的也难混进来,人家那是刘家内部矛盾内部解决,只要做好江夏等关口处的防御便可。不过曹操突然南下(曹操没有做好充分的战略规划,是仓促南下的),搅混了荆州,刘表此时也亡,诸葛亮欠刘备“攻刘琮,荆州可有”,刘备“心有不忍”放弃了,从此事来看,说诸葛亮不冒险是不对的。孙刘两家联合抗曹势在必行,两集团双赢,岂有不为,只是孙权底气不足,诸葛亮激了一下就拍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