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楼
(四)战略调整
(1)渡过难关:
失荆羽亡,刘备决定伐吴,群下劝阻,但刘备一意孤行。其实刘备伐吴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取回荆州和复关羽之耻。夷陵惨败后,诸葛亮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个人理解是:
1、诸葛亮是不赞同刘备伐吴的,只是没有立场表态,而且刘备谁也劝不住;
2、诸葛亮之所以认为法正若在,就会反对刘备东行,最大的可能是诸葛亮的谋略与法正的不谋而合,而这个谋略就是舍荆州,改取雍凉,把东行的兵力转向魏国。
3、那么如果法正也劝服不了刘备伐吴,必然会同往,法正有军计,可以为刘备避风险,不至于这么惨败。
“刘备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诸葛亮的才能刘备是看在眼里,而且向来思虑周密,对蜀汉忠心。此时蜀汉内外危急,诸葛亮作了《正议》,气概凛然的驳斥了魏国的劝降,大振人心。对南夷反叛采取暂缓政策,“闭关息民,务农殖谷”以渡过难关。
(2)“结好”吴国:
孙权虽在夷陵战后请和,但综观孙权为人:
1、赤壁之战:没有勇气与曹操对抗,在保命和保国之间犹豫不定;
2、镇荆州:“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於亮”;
3、偷袭荆州:担心遭蜀汉复仇,求庇护,向魏国称臣;
4、刘备伐吴:主动请和,担心被伐;
如今刘备败亡国衰,情况有变,诸葛亮自然不放心,便遣邓芝结好孙权。孙权果然犹豫,担心蜀主幼弱国小,被魏所乘,不能保全,思量着是依魏国还是结蜀汉,所以不肯相见,于是邓芝主动上表分析厉害关系:
1、吴蜀有四州之地,大王和诸葛亮都是人杰;
2、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可共唇齿,进可并天下,退可立足;
3、如果吴国北拜,那么魏国必求质子,如果吴国不答应,魏国便会发兵讨吴,这时蜀也发兵,那么吴国就不保了;
孙权最终决定绝魏,再后来吴国不再受到威胁,孙权要称帝。蜀汉上下都认为应该拒绝,如果承认的话,那么作为正统的蜀汉将情何以堪,曹魏已经篡汉,现在东吴又篡汉。诸葛亮则认为:
1、孙权有僭逆之心已久,与之和睦,蜀汉可求掎角之势,伐魏也就无东顾之忧了;
2、如予以拒绝,孙权必然忌恨,同时蜀汉也必须发兵征讨篡汉的东吴,实对蜀汉不利;
于是遣陈震庆贺,并签订了分割曹魏的盟约,而这个盟约里大赞了诸葛亮。至此以后,吴蜀关系稳固,合作越来越密切,诸葛亮可以全心伐魏。
(3)“和”诸戎:
诸葛亮的战略调整基本上与隆中对差不多,失去荆州已不可挽回,把目标转向取凉州,如得雍凉后可作为据点,再徐图中原。凉州有以下优势:
1、物产:盛产牛马,可以加强国力;
2、地理:是蜀汉扼守门户的西北屏障,足以成为图中原的根据地;
诸葛亮对诸戎采取“和”的方针(礼有所任,威有所施):
1、维系汉羌交界地域安定,尊重羌胡风俗,军纪严明,通物揽络;
2、从凉州内招募降附的骑卒以扩大军队实力;
3、策反诸戎,使其合力共伐魏国(“鲜卑轲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
诸葛亮的对外政策的目标总算是达成了,争取了最大化资源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