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贴吧列表 推荐贴吧 贴吧排行 推荐帖子 精品帖子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中华宝库】秦朝到唐朝时期的全军事资料总汇     发新帖 回复本帖   
回复29 人气549 |< <- [1] [2] [3] -> >|
11楼.  秦铜箭镞

[楼主] test  2011-04

12楼.  戈

[楼主] test  2011-04

13楼.  矛

[楼主] test  2011-04

14楼.  铍

[楼主] test  2011-04

15楼.  2、装备有大量铜制的近战武器。从秦诵坑的出土情况看,秦军的近战武器有长柄的戈、矛、戟、短柄的弯刀和剑,还有某些过了时的镖、钺等等。其中戈、矛、戟、剑是当时流行的武器,铍,弯刀是历史上新近发现。铍的首和剑相似,长约30厘米,装有长约3米的柄,是一种锐利的刺杀兵器。弯刀形如弯月,齐头无锋,两面有刃,是一种砍、钩两用的兵器。上述兵器虽然都是铜制的,但在形制上有很大创新,表现了青铜武器的高度发展。例如,殷周以来的矛头多为柳叶形或长三角形,有较长的简形附以环纽,而出土的秦矛则刃体趋向宽而直,变短并附孔以固胶,通体长度稳定在15厘米左右。据《考工记》所载,最长的夷矛不过三寻,约合今5.54米,而出土的步兵秦矛有的长达6.3米,这是因为步兵用矛远比车兵便利,所以出现了特殊的长矛。春秋时代的剑,一般长30厘米左右,战国时发展到六七十厘米,而出土的三把秦剑,分别为81、89、91.3厘米,可见剑己由卫体武器和表示身份的象征物发展为近战格斗的重要武器之一。 


[楼主] test  2011-04

16楼.  剑

[楼主] test  2011-04

17楼.  战国皮甲

[楼主] test  2011-04

18楼.  3、装备有坚实精密的金属盔甲。在春秋以前战士的护体设备主要是皮甲,战国时虽然出现了铁甲,但皮甲仍是重要的装备。《荀子·议兵》中就有“楚人鲛革,犀皮以为甲”的说法,表明战国末朗楚军仍以皮甲为主。相比之下,秦军的装备则有进一步的发展,从秦捅坑出土的陶质模拟品看,全部都是金属札叶制成的合甲,品类完备,制作精密。甲衣由前甲(护胸腹)、后甲(护背腰)、披膊(肩甲)、盆领(护颈项)、臂甲(护臂)和手甲(护手)等部分组成,并因兵种、身份、战斗需要的不同而各有不同。步兵的前胸、后背和肩部易受伤害,其甲衣多由前甲、后甲和披膊等三部分合成。骑兵必须便于骑射,其甲衣比较短小,长仅及腹,没有披膊。车御的臂、手、颈易受攻击,其甲衣不仅有前甲、后甲,还有臂甲、手甲甚至盆领。将、佐的甲衣则十分讲究,是革、札结合的花甲,其胸、背、肩部分为皮革;腹及后腰的中心部分是金属小札叶;前甲呈倒三角形,长垂膝间;后甲平直齐腰。秦捅坑没有出土盔、盾,但据古文献的记载,秦军早就有盔、盾装备。

[楼主] test  2011-04

19楼.  修复后的石胄、石铠甲。一领铠甲由600余片甲片制成,石铠甲为冥器,但可见当时金属铠甲形状从1998年7月下旬至1999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始皇陵考古队在1997年勘探的基础上,对始皇陵外城东南部的一处大型陪葬坑进行了复探和小规模的科学试掘,对该陪葬坑的范围、平面形制、建筑遗迹、建筑布局和文化内涵等有了初步认识,取得丰硕的成果。该陪葬坑编号为“K9801”。    
  K9801位于陵园外城东南部,始皇陵现封土东南约200米处,方向约2度,基本接近正方向;平面形状呈长方形,在坑南北两侧边缘的东西端各有一条平面呈梯形的斜坡门道;坑主体部分东西长129米,南北宽105米,该坑总面积达13689平方米(连同四个斜坡门道),是秦始皇陵城垣内目前所发现的面积最大的陪葬坑。坑口距现地表0.3-4米,坑口至坑底深约3.5-4.5米;坑内全为红烧土,坑底铺有一层厚约10-20厘米的木炭,木炭下层为三层坚硬致密的夯土层。    
  此次发掘面积为145平方米。发掘揭示该坑为一座坑道式土木结构建筑,并在坑内过洞底部发现用铜丝编缀的石铠甲和石  展开
[楼主] test  2011-04

20楼.  石铠甲出土现场 
  这批甲胄均由青灰色石片组成,甲片质地为青灰色略质地细密的石灰石,呈层理状。甲片主要有长方形、近方形、舌形、等腰梯形、直角梯形、圆形几种;另外还有其它形制、属于特殊部位的异形片。甲片上钻有一些圆形或方形的小孔,用扁铜条联缀在一起。甲片未被叠压的边上有一道袜棱,起美观作用;被叠压的角有磨角,以便联缀和甲胄伸缩

[楼主] test  2011-04

回复29   |< <- [1] [2] [3] -> >|

  登录 | 注册

zhaosifu.net 找私服 
首页 | 返回上页 | 顶部
   
2024-11-15 07:14:40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