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贴吧列表 推荐贴吧 贴吧排行 推荐帖子 精品帖子 热门帖子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曹操与刘备,虚伪论!<原创>     发新帖 回复本帖   
回复0 人气217 |< [1] [2] -> >|
1楼.  刘备非常有文化底蕴,才能把原本开脱遮羞的话、欲语还休的话、见风使舵的话、正大似伪的话说得理直气壮、悲天悯人、以退为进,使大多人对己附和认同。首先这人嘴里满口仁义道德,外表道貌岸然,甚至仙风道骨使人情不禁心生景仰,即使是天生对头或有逆反心理者也只能武功上打败于他,而不能在道理上反驳于他,即使不愿听道德文章的也会觉其所言甚是。 

  其实很多人都会做道德文章、官面文章,可是那些人大家一眼就能看穿觉得假,为什么,因为说出来的话没刘备这么有水准有素养,能这么悦耳养眼,跟其素来给人印象这般搭配、如此真诚。就算他要杀你,你都会先怀疑是不是真自己做错了、而对方只是阴差阳错误会了,却不会想对方是存心要害你。 

  论曹操、刘备老谋深算、阴险狡猾,别说三国一书,其他书中也鲜有人及,这也是奸雄成功的根本。不过要提一提的是,曹操的气质确实要比刘备强。刘备由于是伪君子,行迹未免近于小人隐忍暗藏偷偷摸摸,倒不似曹操坦然。 

  虚伪要拿侧重来说,但是偏重的却不是百姓,因为谁统一了天下也不会兴致勃勃的天天就想着鱼肉百姓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2楼.  倒不似曹操坦然。 
--草草虚伪的坦然!
刘备是一个道德形象,他的所有故事情节,他的言语,他的待人接物,他的为人处世,无不具有道德特质,其中的仁者风范更是具有很强的人格吸引力。而正是这类形象,当他的本质和表面分离并且背道而驰的时候,这种人格吸引力就具有了很强的欺骗性,这就是为什么一直到最后仍然会有许多人无法看到刘备的本质,而相信他是好人
--一个好人的内心本质必定是丑恶滴 表面越好本质越坏 
 按照楼猪的理论世上还有好人吗 或者背信毁约,弑主杀降才是好人 够直率?!
[楼主] admin  2011-04

3楼.  3楼,确实有人身攻击的倾向,但是出发点也是讨论的意向!~
所以,并不能删帖,但是却对3楼警告,如果在有此类如“楼猪”等
攻击性语言,会采用封号处理~
谢谢合作~!
[楼主] admin  2011-04

4楼.  天下英雄唯刘使君

作者:夏双刃

  上大学时,一次某教授谈及刘备,十分不屑地说道:刘备是什么东西,那是条糊涂虫呵!当时同学们都一阵哂笑,只有我愤然起立反驳。

  我问:老师您说的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还是历史上真实的刘备?老师回答说:那还不一样吗?小说中的刘备固然迂腐可笑,历史上也好不到哪里去,被陆逊火烧连营八百里,一大把年纪了见识还不如曹丕,这还不算笨蛋糊涂虫么?

  我说:《三国演义》里的刘备,确实有很多不足之症。尽管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但作为一个“主公”却一昧哭泣,为了给义弟报仇便气急败坏、头昏脑胀,打了一辈子仗却不懂排兵布阵的基本忌讳,还猫腰摔阿斗,虚伪死了……可是即便如此,我仍认为书中的刘备不失为英雄。首先,他一个织席贩履之徒,却能先天下之忧而忧,起身为汉室立命,因此桃园结义共襄义举,这与比除暴安良的大侠更有勇气更具气势,比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战士们欠缺的也不过是时代没发展到那一步而已;其次,他具有做一个好官的资质,在安喜任内,做到上下欢喜,左右公平,而且不畏强权,不为五斗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5楼.    其实历史上的刘备,那真的是一位响当当的英雄人物,若非生在群雄并起的时代,一定可以扫平寰宇,一统山河。阮步兵有句话“时无英雄,遂教竖子成名”, “竖子”说的是汉高祖刘邦。但刘备的时代,“英雄”却似乎走俏得很,苏东坡的千古风流人物好象都挤到三国的赤壁战场上了,虽然范仲淹笑话他们说“费尽机关,徒劳心力,只得三分天地”,但范公显然是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在那个乱石穿空的年代,最终能够壁立千仞无非曹刘与孙仲谋三人。说起来,孙权其实是个后辈,而曹刘并称,事实上也确实有相通之处,黄巾寇起,曹刘俱能乘势而起;平吕布后,这两人惺惺相惜,同乘同座;以及后来的火烧赤壁与火烧连营,失败的命运都如此相似。但是,刘备比之曹操以及最终战胜自己的孙权,毕竟更胜一筹:曹操父亲曹嵩为宦官养子,早已进入东汉外戚?宦官的顶级权利阶层,因此曹操与袁绍一样,出身公卿,少时便能彼此交好,引为援就;孙权则世为江东富豪,父亲孙坚以勇御众,饶有郡产,史书明言孙权是“承父兄之基业”;而刘备不然,他虽托名汉室宗亲,实则渺远难追,祖父和父亲虽做过县官之类小官,到刘备时却跌落到了最惨淡处,所以只能和母亲织席贩履来糊口。事实上当时人对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tieba123.com

6楼.    再次,刘备有大才。当时称其为“枭雄”,其才华表现在多方面,而其中最重要的是战略眼光。乘势而起便是有眼光的表现,后来不断骚扰曹操后方,令操如芒刺在背,更是表现了远远超过袁绍和刘表的见识,当时也只有曹操等少数几人才能意识到他的能量。另外,在具体的战役中,刘备也不是等闲之辈,《三国志》明言其“善用兵”,在结识诸葛亮前,已经身经百战,并在征战中不断地壮大着自己,拥甲一直在数万以上,是各诸侯争相拉拢的对象。且诛车胄、杀蔡阳、烧博望、战赤壁、征四郡、收西川、取汉中……这都是刘备亲自指挥的胜仗,比如取汉中,战局一直按照刘备的预谋进行,兹录于下:“二十四年春,自阳平南渡沔水,缘山稍前,于定军兴势作营。渊将兵来争其地。先主命黄忠乘高鼓噪攻之,大破渊军,斩渊及曹军所署益州刺史赵颙等。曹公自长安举众南征。先主遥策之曰:‘曹公虽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及曹公至,先主敛众拒险,终不交锋,积月不拔,亡者日多。夏,曹公果引军还,先主遂有汉中。”打了这么多胜仗,如何大家只记住了夷陵之败呢?我们对赤壁大败的曹操,没有这么苛刻吧!再说夷陵之战,史载刘备兵统共不足七万,比东吴尚少一万,且算是孤军深入,纵是败了,也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7楼.  就是因为刘邦、刘备是虚伪小人,所以他们不会让人知道他们丑恶,因此,他们对百姓,表面上是好的。但是当厉害牵扯到生命的时候,他们也会毫不犹豫的遗弃任何人。
这句太烂了 !!!
历史上刘备携民渡江确有记载,当时刘备自身都难保了,还不遗弃跟他的百姓,楼主做何解释
[楼主] admin  2011-04
123

8楼.  我原本就很想救这话做解释。

我说的每一句话,我都不会说死,没有理由的话,我从来不会说。

如果你看过历史,应该看到一句话,“曹公以江陵有军实,恐先主据之,乃释辎重,轻军到襄阳。闻先主已过,曹公将精骑五千急追之,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及于当阳之长坂。先主弃妻子,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走。”什么叫做自身难保?我不说刘备利用自己所制造的民心,为己阻挡曹军。也要说他根本无性命之忧。
[楼主] admin  2011-04

9楼.  还是觉得你是一面之词,既然说无性命之忧,慌着跑干吗?肯定还是有性命之忧,利用老百姓当军队更站不住脚,没人强迫百姓着大耳朵呀,怕了曹操可以投降呀,毕竟是无辜百姓,再说老百姓能挡得住曹操精骑,那还不一下就投降了!
[楼主] admin  2011-04

10楼.  关于这个携民度江的问题看来有必要再仔细说说。首先这里的“民”,指的是新野和樊城两县的百姓,先说说新野,原文:“正商议间,探马飞报曹兵已到博望了。玄德慌忙发付伊籍回江夏整顿军马,一面与孔明商议拒敌之计。孔明曰:“主公且宽心。前番一把火,烧了夏侯敦大半人马;今番曹军又来,必教他中这条计。我等在新野住不得了,不如早到樊城去。”便差人四门张榜,晓谕居民:“无问老幼男女,愿从者,即于今日皆跟我往樊城暂避,不可自误。”大部分人在此只看到了诸葛先生神妙的计策,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孔明先生先定下了火攻计,并已明确说明,新野不能呆了。然后出榜,告诉百姓,愿意跟着的,都一起相随去樊城……不愿意的呢?压根没提。反正新野是要烧了,不跟着走的百姓你们自己看着办。到了这个时候,我想稍微有点正常思维的百姓都知道该怎么做了,也只能这么做了。

到了樊城。原文:“孔明曰:“可令人遍告百姓:有愿随者同去,不愿者留下。”先使云长往江岸整顿船只,令孙乾、简雍在城中声扬曰:“今曹兵将至,孤城不可久守,百姓愿随者,便同过江。”两县之民,齐声大呼曰:“我等虽死,亦愿随使君!”----首先新野的百姓也只能跟下去了,  展开
[楼主] admin  2011-04

回复0   |< [1] [2] -> >|

  登录 | 注册

zhaosifu.net 找私服 
首页 | 返回上页 | 顶部
   
2024-11-14 14:37:42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