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zhaosifu.net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访问

进入贴吧 按标题检索 按作者检索
贴吧列表 | 推荐贴吧 | 贴吧排行 | 推荐帖子 | 精品帖子 | 热门帖子 |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原创]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又题:永远的父亲) 发新帖  回复本帖  
 
回复0  人气187  [<<] [ 1 ] [>>]
帖子顶部广告
1 [原创]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又题:永远的父亲)
我也来谈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
          ——副题:永远的仲父

作者:北欧海盗Eric

    《三国演义》中的张昭,给人的印象无非就是:目光短浅、为人可笑,十足的一个小丑。有网民曾经辛辣地说过:孙权是不是没脑子啊?张昭这种货色也给他那么高的地位,看来东吴也不过如此,怪不得所有人都吵不过一个诸葛亮,呵呵~~~
    当然,这仅仅也是只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所唯一能够发表出来的感概,而读过《三国志》等历史书籍的人们可能看法就有所不同了——历史上的张昭当然不会这么“简单”。
    对于张昭与孙权的相处关系,稍微看过一点儿历史的人都不难知道:他们之间经常发生冲突。

    “(孙权与张昭)君臣冲突最严重的一次是公元232年10月,辽东太守公孙渊叛魏臣吴,孙权大喜,遣使大加封赏。张昭等认为其降有诈,谏阻孙权。孙权不能忍受,按刀大怒说:“吴国之士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张昭泪流满面,重念太后、孙策遗诏顾命之言,据理力争。孙权当时虽“掷刀致地,与昭对泣”,但仍拒谏不纳。张昭称疾不朝。孙权知其所以,益“恨之,土塞其门”。张昭更为气愤,便从里面也以土封门,表示决不再出。不久,公孙渊杀吴使。事实证明张昭判断准确,孙权后悔不纳张昭之言,故“数慰谢昭”。张昭不出,孙权“过其门呼昭”。张昭辞以疾笃。孙权放大火烧其门逼他出来,张昭仍不出,孙权急忙救火,久候门外。张昭终被儿子扶出,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本文段摘自《三国地图》,属于《三国志·张昭传》的翻译)
    
    很遗憾地说,我们评论历史人物时问题容易走极端的,而不少历史评论家亦喜欢将张昭和孙权对立起来,以此证明谁对谁错。有史学家抨击张昭张昭虽自称“忠臣”,但三谏受阻就闹情绪,且孙权身为君主已公开向他致歉,然而他作为臣子却摆架子不领情,张昭已经“不臣”了;而《从此仲父是老臣——也谈张昭》一文的作者而抨击孙权简直是个小人,对张昭如此不信任,张昭简直是投错了君主!
    但人无完人,孙权与张昭何尝不是?何况,这是一对“父子”。
    张昭在赤壁之战中主和,这大有“投降派”的嫌疑和成份在内——不管他是否真的像一些文章里所说的“一心向汉”——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当然,站在政治和权术的角度上,我也不对此发表过多的评论了。当时江东已形成了一股势力,只要各国的君主有野心,那么中国国内的战争就不可避免,如江东向曹魏投降的话,那将与刘禅无异(关于刘禅作为,有待争论)。政治斗争中没有谁是绝对的正义与邪恶,所有当时各太守之间的战争也没有谁是绝对的正确与错误。这里不得不提到两宋的抗金、抗元史,如张昭的投降主义可以成立的话,那么当时的宋朝政府就应该老老实实地向北方投降,好让中国大一统才是,无论金或元,即都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那么谁来统一那么也“无所谓”了——不过,我也是我所不喜欢的(当然,你也可以说成吉思汗不是中国人,新疆和西藏自古被我国统治的方式与蒙古无大异,那么疆、藏也和蒙古、朝鲜同样不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他们现在闹独立也是“情有可原”的)。孙策临终前托孤于张昭,对年仅17岁的弟弟孙权说过:“内事不决问张昭。”,那么外事呢?处事不决则要问周瑜了,而此南北之战很大程度上正属于外事,张昭是内政人才,但不代表他事事正确。可见,张昭在赤壁之战的立场这一点上是他的过失,周瑜在这方面则处理得很好。
    而因为张昭的这一过失,就一直对他冷眼看待,这则是孙权的不对了。张昭因为孙权不听劝谏而一气之下把自己关了起来,这种作法虽有过激,但也足以说明孙权实在刺伤了这位老臣的心了。
    张昭为人正直、勇于直谏,对孙权忠心不二。孙权爱喝酒,一喝醉就会出事,对此张昭曾猛烈批评过他;孙权喜欢打猎,常冒险射虎。张昭则说:作为君主应驾御英雄,驱使群贤,而不应驰逐于原野,校武于猛兽……对此孙权还经常恼怒过张昭,但作为一个开明的君主,孙权气归气,同时也对张昭的指责感到羞愧,接受了他的批评。
    孙权晚年变得猜忌群臣,不少臣子受到迫害过,但张昭仍然直言不讳,屡劝孙权,因此惹来了232年的这次君臣冲突,看到一向礼贤下士的孙权变得心胸狭窄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张昭的心胸广阔。不过孙权事后能够坦诚地向张昭道歉,最终使君臣重归于好,也说明了孙权晚年时并非一味的昏庸,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因此,我们自然不能因为这个,就一味地把孙权或者张昭的才能、品质抹杀得一干二净,把他们的功绩全部都否定掉。正所谓“不以一错掩大德,不以一俊庶百丑”,孙权与张昭的过失,不影响他们对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孙权正式继位时,只有19岁,他的一生能够作出诸多明智的决策,这其中与张昭有很大的关系,就像李世民说魏征是他的一面镜子一样,张昭也是孙权的一面镜子,他对孙权的爱,就像诸葛亮对刘禅的爱一样,他对江东的影响是不可抹杀的,孙权对南方各地的治理,对后来的东晋与南朝有着很大影响;孙权所开拓的南京,也成为历代南方王朝的定都地点;孙权加强了大陆与**的联系,还与100我个国家地区有所来往,扩大了江东的影响……肯定孙权的功绩的同时,亦不能忘记张昭这张成功背后的脸孔。
    张昭活到了80岁,这在江东这个“短命大营”简直是个“奇迹”(祥见孙坚、孙策、周瑜、鲁肃、吕蒙、太史慈等)。张昭老年时常身体不适,对于孙权来说,他就像一个父亲一样。作为父母,若能够让子女听一听自己的劝戒,哪怕死也甘心了,哪个父母不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呢?在张昭看来,孙权虽然已经迈入了中年,但由于一颗父母心在“作怪”,孙权永远是自己一手带出来的孩子,他屡次劝谏孙权,就像一个父母对儿女苦心婆口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也不难明白张昭那时为什么会气得想躲进房里再也不肯出来了,但拥有父母心的对自己看着长大的人终究还是会有心软的一面,他最后还是与孙权相见了。也许正是因为张昭还放心不下孙权,所以才一直不愿离开人世,苦撑着自己虚弱的身体,不断地陪伴着孙权走到自己生命的尽头。
    236年,这位对孙权有着远大影响的仲父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苦劳了一生的张昭终于可以休息了……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52:06      回复

2 Re:[原创]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又题:永远的父亲)
什么叫一点小过失,
要是孙权当时听信他就亡国了,楼主什么都不懂,看了3国志一点故事就信口雌黄,请再客观些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52:06      回复

3 Re:[原创]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又题:永远的父亲)
这不能怪张昭,“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就说明张昭是内政的料,问他军事方面的事,他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好的见解,不能怪他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52:06      回复

4 Re:[原创]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又题:永远的父亲)
(当然,你也可以说成吉思汗不是中国人,新疆和西藏自古被我国统治的方式与蒙古无大异,那么疆、藏也和蒙古、朝鲜同样不是属于我们中国的,他们现在闹独立也是“情有可原”的)作者想用这证明中国历来打不赢邻国就说别人是自己国家的一部分,把国与国之间的矛盾掩盖为国内民族矛盾的自欺欺人的论调吗?可惜你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别忘了,朝鲜可不是中国的一部分!闹什么独立?作者恰恰证明了,在当时和中国关系相似的地域在今天和中国的关系不一定相同,是不能类推的。而且,蒙古的情况更近与朝鲜而非藏,疆------别忘了还有个外蒙古存在,比内蒙古大多了。可以说,成吉思汗不是中国人,他和他的子孙其实是中国的征服者,他们不是中国的光荣,而是中国的耻辱。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52:06      回复

5 Re:[原创]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又题:永远的父亲)
先说清楚,五族共和开始形成中华民族这一概念,而这点是梁启超提出来的。所以元和清都是当时的中国已灭国了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52:06      回复

6 Re:[原创]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又题:永远的父亲)
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52:07      回复

7 Re:[原创]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又题:永远的父亲)
孙策在三国演义里说过外事不决问周瑜

史书上张昭是无可争议的一号人物,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托孤也是给张昭一个人——策谓昭曰:“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

和刘备托孤异曲同工。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52:07      回复
123

8 Re:[原创]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又题:永远的父亲)
第二十九回 小霸王怒斩于吉 碧眼儿坐领江东
···母哭曰:“恐汝弟年幼,不能任大事,当复如何?”策曰:“弟才胜儿十倍,足当大任。倘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恨周瑜不在此,不得面嘱之也!”···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52:07      回复

9 Re:[原创]也谈孙权与张昭之间的相处(又题:永远的父亲)
张昭和孙权之间君臣的情谊还是很感人的,资治通鉴还记载张昭差点被孙权烧死的那次,张昭出来以后孙权抱着他大哭。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52:07      回复

回复0   [<<] [ 1 ] [>>]
回  复:
* 注:系统要求你是会员身份才能使用上传功能!
图  片: 贴图帮助  )
用户名: 18.217.10.200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找私服   手机访问   贴图帮助   系统帮助   注册协议   关于我们
Powered by zhaosifu.net  3.5-20110620  运行时间:0.05664    京icp备0000001号  2024-11-24 06:56:52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