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zhaosifu.net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访问

进入贴吧 按标题检索 按作者检索
贴吧列表 | 推荐贴吧 | 贴吧排行 | 推荐帖子 | 精品帖子 | 热门帖子 |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发新帖  回复本帖  
 
回复8  人气192  [<<] [ 1 ] [>>]
帖子顶部广告
1 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原创]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作者:北欧海盗Eric  出处:百度孙权贴吧

(笔者云:叛逆,是英雄的特权,而英雄总是叛逆的,曹操的一生是叛逆的一生,正因为他具有着这种反叛的精神,才会在偶然的环境中创造出必然的大业……)

    人们说董卓是“无恶不作的奸臣”,我说董卓是“投机取巧的豪侠”;
    人们说周瑜“心胸狭窄”,我说周瑜“量能容人”;
    人们说鲁肃“老实无能”,我说鲁肃“口齿伶俐”;
    人们说曹丕“篡汉真是无耻!”,我说曹丕“不篡的话那才是傻子”;
    人们说曹操是“十恶不赦的逆贼臣子”,我说曹操是“颇有雄心的中原霸主”;
    人们说孙权“胸无大志、限江自保”,我说孙权“能屈能伸、眼放大海”;
    人们说刘备“只会哭”,我说刘备“很会忍”……

    孙权、曹操、刘备,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似乎因为演义的缘故,他们的形像早已被定型了,人们提起曹操,想到的总是一个“奸”字,提到刘备,则是“仁义”,也有人认为他只会哭,是个无能之君,至于孙权,他则是个被忽视和贬低得相当厉害的人物,无论“守成之方”,还是“守城之主”,都难听之极,实际上,无论是辛弃疾、苏东坡,还是毛主席,都对孙权抱以欣赏的态度,辛弃疾曾感叹自己遇不到孙权这样年少有为的君主,毛主席则说过“当今惜无孙仲谋”,可见历来,人们对孙权是存在非常严重的偏见的。
    在笔者看来,无论孙权,还是曹操,亦或刘备,他们都曾经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都有所作为,自然都不是简单的人物。不结合周围各种情况与条件,就硬是给历史人物扣上“逆贼臣子”、“限江自保”、“只会哭”的帽子,实在是对历史的不负责任。笔者想写一篇文章,表达一下我对曹操等人的看法,当然,这也只是笔者的个人意见而已,这一篇以曹操为主角的文章,算是笔者我对那些不负责任的燕雀之言的反击吧……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对于曹操这个人,说实话,笔者从来没有特别讨厌他过,记得小时候看动画片《三国志》时,曹操登场了没几集后便喊出了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那时人们都说他邪恶,但笔者那时还年小,不懂得“邪恶”的含义,只觉曹操这样念法很“帅”,也很有气迫,因此笔者对曹操一开始的印象是属于偏好的,而不是和广大人一样对他恨之入骨,当然,笔者也曾有一段相当短暂的时间对曹操反感过,那就是在读《三国演义》时,看到曹操逼死宫里人,但笔者对曹操的反感也只有在这一瞬间而已,后来看见曹操为典韦之死痛哭流泣,还有放走关羽的时候,不由再次为之感动。而对于曹操的这一瞬间反感,笔者亦只将其作艺术家手笔看待,毕竟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小说终究不是历史的。
    到了现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历来被倍受批评的话儿,笔者又有了不同以往的看法,在那个乱世的时代,其实烧杀抢掠可以说是家常便饭,社会之动荡不安可想而知,而在这个不安宁的时期,拥有如此心态未尝是不好的,这是一种豪言壮语,表达自己想要征服天下的宏伟决心。是的,弱肉强食,何尝不是这个时期的一个常见的现象呢?尤其是对政治家而言,怎样打天下并无所谓,正统也好,篡逆也好,继业也好,能够把天下守好的人,才是一代明君、仁君、智君,像司马炎那样不及格的开国君王,那可就是大好河山的悲剧了。
    纵观曹操、孙权、刘备的一生,此三位英雄都能为自己国家的发展作出贡献,这显然说明了他们的存在是顺着历史潮流发展的,在笔者看来,三位英雄各有可取之处,都有可敬之处,整天围绕着谁是正统吵个耳目赤红,以贬低其他两方的人物来抬高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可谓滑稽之极的事儿。
    关于曹操的这句话,《三国志》中似乎并没有记载,笔者甚至因此而觉得失望过,但后来发现同一时期的《魏书》、《世说新语》中却有收录此言,《三国志》为晋人陈寿所著,因此内容免不了会讨好魏国人士,而讨好魏国,实际上还是为了讨好晋国,不仅如此,对于曹操杀吕氏一家、借头息怒等等陈寿都给予百般的维护,可见其维护统治阶级的用意。历来人们都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来作为评判曹操的主要论据,但笔者不这么认为,如此宏伟雄心的一句话,不出自一个英雄之口,似乎反而让这位英雄失去了不少色彩,至少笔者我是这样来鉴赏这句原本用来贬斥曹操的名言的。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4:43:59      回复

2 Re: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替死鬼谁都可以当,只是需要”

    当初看到CCTV拍摄的《三国演义》时,曾看到这样的一个片断,曹操因军粮问题,将其责任推给了王后,并将王后杀害以息士兵之愤,这是小说《三国演义》中也有的,而这也是人们历来批评得相当厉害的一个情节,认为曹操简直无耻到了极点。也许先几年正值“愤青之年”的时候来看这个情节的话,笔者我或许也会愤怒之极,但自从读过拿破仑等历代英雄伟人们的传记、以及一些政治书籍后,笔者也吸取了一些政治想法,自然对曹操的这种作为不感到特别的气愤,只是很同情那个被杀害的王后。
    站在政治的角度上,曹操这样做自然是正确的,如果不以王后作替死鬼,那么只会给军队内部带来危害,使得更多的人死去,很讽刺地说,人命,在战场上往往只是一个数字,后世人常以一个人到底剥夺了多少人的生命,来认同他究竟有多伟大,上次笔者在《擦亮双眼看张飞》一文里,关于刘备的一段曾说过“政治不能和个人道德相提并论”,是的,这也是笔者目前的个人观点,很多道德上我们批评得很厉害的事儿,在政治上则是正确的。杀一个人是罪犯,杀一万个人是英雄正是这个道理,人们所崇拜的曹操、刘备等人,站在老百姓的角度上来看,他们是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
    当然,杀王后息兵怒一事,在正史上记载得并不详细,这应该是后时代人们痛恨曹操的传言,而罗贯中老先生就将这一段引入了小说中。不过笔者也不保证曹操会不会真的作过类此的事儿,毕竟政治始终是政治,是我们这些平民百姓无法理解的,而这也不能说明绝对的对与错。政治家无论“安抚世民”、“振兴国事”,还是发动战争讨伐四方,都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政治统治,与个人的品德好坏无关,政治需要的是明君,而不是好人。

“英雄,总是叛逆的”

    曹操的一生是叛逆的,他不甘于寂莫,非要闯出轰轰烈烈的一番大事业不可。曹操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也不断地为自己的事儿奋斗着。
    《三国演义》中一开始就描写到曹操从小就不是个很诚实的人,还会耍点小聪明,而有人据此认为曹操必将会是个乱世的奸雄。英雄也罢,奸雄也罢,袅雄也罢,乱世中的他们,必将双手沾满了鲜血,而后世人将会崇拜这群双手不干净的人,原因在于他们“有效率地残害了同胞”。
    的确如此,和曹操一样,孙权是另一个笔者所欣赏的伟人,孙权也想过作一个好人,但他也知道,好人是作不成优秀的政治家的,否则就会引来祸害,曹操、刘备当然也知道这一点,李煜何尝不是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呢?但以政治的角度来看,他则是一个昏君,一个亡国之君。
    曹操的叛逆精神,注定了他一生的不平凡,有人说,他的事业不过是偶然成就的,也有人同样把这个说法套在了赤壁之战上:赤壁之战吴国会胜,完全是出自于偶然;也许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相当的片面。是的,有人说过:“时势造英雄”,乱世,给予了曹操一个创造大业的机会,没有乱世,曹操就没有此壮举,这也许真的是偶然,但是,曹操有壮志雄心,有叛逆的性格,失去了这两点,曹操就不可能成就大业,而会与刘璋、刘表、张鲁等人落个同样的命运,有条件创业,但不把握机会创业的人,他们最终只会受到历史的嘲笑。时势,是曹操创业的偶然,而雄心与叛逆,则是曹操创业的必然,同样的,赤壁之战曹操的失误给吴国提供了偶然的机会,但及时地把握住这个偶然的机会给予机智的反击,则属于必然的范畴。
    而曹操可以说从年青时候起就已经在贯彻“叛逆”这个词眼,当年他任洛阳北都尉的时候,将五色棒挂于尉门四门左右,遇到犯禁的人,不管是谁一概棒杀,就连皇帝最宠信的太监蹇硕的叔叔夜行,被曹操逮住了也照样棒杀,曹操就种不畏强贵的精神,使得旁边无人再敢触犯法律,对此皇帝的近臣们对他都恨之入骨。 
    后来曹操任议郎时,还大胆地向皇帝向谏必须严惩恶人,说现在朝廷内部奸臣当道,应早除之,可惜的是皇帝听不进,因为太监们正是曹操所影射的“奸臣”,而皇帝和太监们是打得火热的。但曹操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奸恶的严惩,他就曾经上谏,劝皇帝罢免了济南一些贪官污吏的职位,当年少的周瑜听到曹操是这样的一个人物时,不由得对他产生了敬意,可见,豪杰与豪杰之间,在战场上虽然是敌对的,但在战场下未必不是互相欣赏的。曹操不仅具有反叛精神,也有“大无畏”精神。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4:43:59      回复

3 Re: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世人皆醉我独醒”

 曹操的一生,又是慧眼识英雄的一生,曹操起事的那年,他招满了无数能人才子,让他们逐渐成为自己的智囊集团,使之为自己成其大业,从满宠、于禁、夏侯敦、夏侯渊,到后来的郭嘉、徐晃、张郃、庞德……曹操爱才,也重才,也许是受于爱才之心驱使的缘故,曹操一生为了拉笼能人不惜一切代价,这点演义中也不予否认,像徐晃、徐遮——也就是正史上的单福、还有关羽等人……而曹操爱才不仅仅限于本国人士,他也喜爱他国的人才,他对周瑜、赵云等人也是如此,赤壁之战前几年,曹操就曾让周瑜小时候的好友蒋干前往东吴说服周瑜,只是周瑜对东吴忠心不二,最终没有说成,而蒋干从小就和周瑜和要好,对于周瑜的事业他一向大力支持,还屡次无私给予周瑜帮助,而当他看见周瑜的态度十分坚决了之后,也就回想起了周瑜小时候对他所说过的话,之后就放弃了说服一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蒋干知难而退,不失为一位俊杰,舞台把蒋干描绘成一个小丑,还编出了“盗书”这样情节,那真可以说是对历史的一大扭曲了。)
 曹操不仅爱才、重才,也敬才,过五关斩六将之事历史上并没有详细记载,这看来是虚构的,演义中罗老先生应该是为了表现关羽的“义”才挥墨写下这段情节,是的,无论演义上,还是历史上,关羽始终对刘备都是忠心无二,笔者在这方面对关羽很敬赏,但在过五关斩六将时,笔者看到的却是另一个方面,那就是曹操的“义”,关羽离去时,曹操不强人所难,反而放他走,并自责地说自己最后几天对关羽闭门不见,才是不义之举,后来又送盘缠给关羽,关羽没有下马接,众将皆怒,唯独曹操明白关羽的立场,斩六将后,夏侯敦前往追击关羽,夏侯敦当然也是位豪杰,两人怒目相视,眼看一场恶战即将暴发,又是曹操令人前往说明,化解了这场危机。
 看到这里的时候,笔者不由得对曹操产生了敬意,而对于历来人们看过《三国演义》后,却是不肯承认曹操有优点的观念,笔者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我们仔细翻开演义一看,也会发现曹操在演义中还是有不少优点的,为什么后人就是要一味地贬低曹操呢?
 曹操的慧眼不仅在于识才,也在于识敌。历来人们总要把赤壁之战视为三国鼎立的完全原因,但是我们翻开史书仔细一看的话会发现,赤壁之战是三国形成的序曲,只是为三国形成提供了条件,而并非绝对原因,还有另一场战争,哦不,不能说是一场,应该说是8场才对,这8场战争进一步地促进了三国的形成,那就是合肥之战,时间长达十年左右,有不少人围绕着究竟是合肥之战先,还是赤壁之战先进行探讨过,其实早在赤壁之战前一刻合肥之战就爆发了,赤壁之战后吴魏的南北对抗激烈之至,双方互有胜负,而刘备就是趁着吴魏两国打得火热时建立了蜀国,这就解释了为什么刘备进军益州时曹操无法前往阻止了,大体上在于曹操一方面忙于北方战事,另一方面又受孙权的处处牵制,关于这几场战争,笔者上次在《论孙权五次北伐魏国》已经发表了不成熟的见解,这里就不多重复。因此有人认为赤壁之战的影响不像演义中所的那么大未尝没有道理,合肥之战亦是一场(8场)极其重要的战役,只是主角并没有蜀国人士在内,因此就被罗老先生给忽略了而已。
 在这场长时间的南北大对抗中,曹操并没有取得绝对的优势,上次有人在论坛里说明了这是曹操老年时身体不适的缘故,这样解释应该是成立的,但笔者觉得以身体不适来概括全部是很片面的,从另一个角度上来看,吴军也是有相当良好的准备,像有一次曹操进军时,吕蒙排列了整整齐齐的一万张大弓向魏军进攻,使得曹操无法继续前进,可以说吴军方面亦不甘示弱(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孙权在水面上的作战能力还是不逊的)。曹操见到年青的孙权治军有方,而孙权对曹操的连连挑战,使得自己的军事进程被大大地拖缓,统一全国进一步变得困难,到了晚年时,曹操已经白发苍苍,他知道自己再也无力南下长江了,不由地感叹:“生子当如孙仲谋”,这也是曹操的另一次慧眼识英雄吧,笔者我看到这里时,不由地感概:“英雄,也是会老的……”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4:43:59      回复

4 Re: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曹操的晚年,又是相当清醒的,不可否认,曹操到了老年时也会一点昏庸的倾向,不肯听臣上谏的事儿已有发生,甚至因为瞧不起张松导致丧失了进军两川的机会,而年青时的曹操一向是不以貌取人的……但总体上来说,曹操在老年时还是做得相当好的,孙权和刘备老年时也逃不过这一关,孙权废太子引来祸患,而刘备的不冷静竟招来杀身之祸,最后病死在白帝城中,从这里来看,曹操晚年还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了孙刘二人,像孙权老年是糊涂归糊涂,却仍然知错能改,不失为心胸广大的明君,而刘备亦能对诸葛亮说明哪些人才是能人,这说明了孙刘二人晚年时也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的。
 汉献帝被无数个奸臣所轻视,唯独曹操视为奇货,而在战场上,曹操往往不会轻视包括孙权在内的任何一个对手,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世人皆醉我独醒”的人物,清醒的头脑给予了他一双慧眼,而明亮的双眼又整顿了他的头脑,演义中青梅煮酒一事似乎成了曹操少有的又眼“不慧”,竟然放虎(刘备)归山了,关于青梅煮酒,这有可能是虚构的,而曹操那番关于龙的言论,史学家们亦认为是罗贯中自己的话头,但煮酒一事即便是真的,笔者我也不因此而贬低曹操,首先刘备也是一名英杰人士,他有雄心,但不会轻易让他人察觉自己的想法,如此能忍之人,能瞒过曹操并不奇怪,而曹操因此放走刘备,虽然是一大要害,但有谁能保证自己一生都不会犯半点错误呢?

“黑暗,不过说明了附近有光明”

 上边笔者说到曹操受到孙权的挑战,导致于自己的军事进程被延缓,一方面说明了孙权的志向,但另一方面,曹操能在南和孙权对峙,北击打败马超、张鲁等人,亦是了不起的事儿,论坛上某些网友说曹操在濡须口没有取得胜利是因为曹操身体不适,关于这点,笔者在肯定那些网友有独特的观点的同时,也适当表示一下不同的见解,也许曹操晚年真的军事才能有所衰退,但能够在这种局面下镇定自若、稳如泰山,甚至击败马超等人,实在还非一般人能够办得到,而同时也可以看到,孙权始终要比马超、张鲁等人要来得难对付一点。曹操能够办得到如此,已经是不容易了,这是应该被人赞叹的才是。
 曹操的一生,不是绝望的一生,他可以说从不向“绝望”两个字低头,上边虽说“赤壁之战不像演义中的影响那么大”,但也只是说“不那么大”而已,并没有说“不大”,赤壁之战对曹操的打击始终是巨大的,但曹操在赤壁之战后依然是曹操,病倒的老虎还是老虎,而不会成为病猫,发起威来仍然是可怕的。
 曹操的一生并非没有受到挫折,只是演义中太过于注重刘备了而已,刘备的确受到很大的难题,这点我们不能否认,孙权也是,人们往往只是看到孙权是“继家业”的,而没有看到孙权这个“家业”究竟是怎么继承起来的。曹操每次受到挫折时,依然能够没有放弃,从而继续朝往自己心目中的目标——统一全国——前进,这是何等的英雄气概啊!

“泰山再高,远则不见”

 《三国演义》里可谓花尽心思把曹操渲染成一个心胸狭窄到无可救药地步的大奸雄,这里边大概有些是真的,但实际上曹操很多时候的心胸还是“宰相肚里好撑船”的,他用人能够不计前仇,如他借刘表、黄祖之手杀了弥衡,但因怜其才,把弥衡写的书保存了下来(这点就连演义也不否定,详见杨修与曹操的对话);再如陈琳为袁绍写书,大骂曹操的种种“罪行”,甚至连曹操的父亲和那个太监祖父都给骂了,曹操看后很生气,但击破了袁绍后,陈琳被俘时,曹操却对他说:“你骂我无所谓,但为什么连我父亲与祖父一齐骂?”陈琳听后连忙道歉,曹操爱其才能,不但不加害陈琳,反而录用他;当他攻打徐州的时候,实际上忠于汉室的陈宫趁机背叛了他,并打开了城门迎接吕布,后曹吕二人经过无数场交战,最终击破了吕布,陈宫受死,然曹操仍厚待陈宫的家属,并不因陈宫的叛变而报私仇;还有就是关于处理张绣的问题,张绣杀了曹操的爱将典韦,曹操深恨之,但张绣后来投降曹操时,曹操仍能从大局着想不予计较,其他诸如此类的,多不胜数。有人摆起架子说他虚伪,不过是因为怎么怎么才去什么什么的,这些话未必有说错,但笔者要在这里斗胆问这些人一句:“你就一定办得到吗?”是的,我们就说曹操虚伪吧,那么这样虚伪法,说来也不容易,许多人的心胸不见的广大,但都想在人民群众前摆个样子,可都未必就一定能做得到,甚至这些爱批评别人心胸多么狭窄的人,自己也不见得多么的清高,相反,往往正是因为人们自己也不清高到哪里去,才会处处挖别人的缺点,也不肯承认他人的优点,因为如此这般,“非正统”的曹操和孙权等人往往成为了“学者”口诛笔伐下的受害者。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4:43:59      回复

5 Re: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治世之才,无论是哪一类史学家——崇拜他的与反对他的——都不予以否认。然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可就是历来人们吵得耳目赤红的话题了,双方都找出一大堆理由对其说明。但是,表面上理由重重,如认为曹操是英雄的,一向鼓吹曹操的品德如何之好,直将曹操给捧上九重天,而认为曹操是奸雄的,又将其骂得体无完肤。然实际上双方围绕的中心还是只有“正统”这两个字,其他理由大多为“附带品”罢。
 正统之论,在笔者看来无稽之极,不少古人将曹操论为正统,是因“受禅”于前一个灭亡之国(如晋与魏),而将刘备论为正统,则是因为血统问题(如蜀与汉、东晋与西晋),但如说曹魏非正统,那么篡曹魏的晋国也就不是正统了,魏国不是正统,晋国又谈何是正统,荒谬。再后来篡晋的宋、篡宋的齐、篡齐的梁、篡梁的陈也都不是正统了,那么统一十六国的北魏更不是正统,篡魏的周、篡周的隋也同样不是正统了,那么到再后来的唐朝、五代十国、宋、元、明、清等都不是正统。你看看,正统之论荒谬不?依笔者看,讨论谁是正统谁不是正统,本身就滑稽到了极点,正统之论,不过是古代统治者的需要而已,根本就是一群奴才帮助统治阶级束缚人民思想的产物,早在秦时期,陈胜吴广就曾说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样的豪言壮语,这也算是对正统提出的挑战与否定吧。而汉高祖刘邦也说过“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可见其志,刘邦也并非生来就是帝王,而是靠自己的努力打下属于自己的江山的,正统之论,何以立住脚跟?当然,古代人论正统,其实质是为统治阶级找理由,这不难理解,但在已踏入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今天,仍然还有不少人在为刘备和曹操谁是正统吵个你死我活,岂不无聊、荒谬、滑稽、可笑、幼稚、悲哀、保守、封建、顽固、虚伪!
 这些话争来争去可以说根本没有半点意义,刘备即使说是正统又如何?莫不是自欺欺人地把所有教科书、史书都改一遍?这些争论在笔者看来,远远不如陈胜、刘邦那几句豪言壮语来得实在,帝王之业,并非天生就有,成王败寇,古今如此,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汉初虽有七国之乱,然统治者清明,故能平反,汉末朝廷腐朽,官逼民反,张角揭竿起义岂无由?然以统治者、以及统治阶级的卫道士们而言,人民的反抗,不过为“叛乱”,黄巾军是为“贼党”,就连《三国演义》亦如此写着,统治者腐败,却不虑民众之愤、不视自身之失,推卸责任,鼓吹正统,无耻可恨!
 英雄也好,奸雄也好,曹操都曾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任你再怎么捧,再怎么骂,也否定不了历史,更无法将曹操从历史中抹去,捧曹操的,常常“不太敢”说出曹操一些不良的行为,骂曹操的,又“不太想”承认曹操统治北方期间所立下的政绩,人们评价历史人物的双重标准性、片面性无不暴露呈现。

“大地在我脚下”

 人活着,不能白顶着个人头来到世上——这可谓一句经典名言,笔者常常在想,如曹操不篡汉,那么汉室是否就能继续保持下去呢?事实告诉了人们:不可能!
 君不见王芥、董卓、李摧、司马昭之类了吗?腐烂的末汉,已成为了人们的口中之食、囊中之物,不仅曹操,就连孙权也有窥汉之心(我们从孙权与鲁肃的对话中不难看出来),至于刘备,可以说他是打着“汉室血统”的招牌谋图霸业吧。
 然而,面对已经演变成阻碍时代前进、再也没有必要盲目追随的汉朝,仍然还是有保皇派、保守派对其千百般地维护——这当然不是汉朝一代的特色,而是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孙中山先生起义时,清王朝内何尝不是有无数人贬斥孙中山先生那具有进步意义的辛亥革命?——这些保皇派中,不泛有完全出自于忠诚、为人正直的人士(如荀彧等),他们的品质值得后世人去尊敬他们,但从客观的角度上来看,他们却成为了高尔基笔下的“海鸥”,害怕“暴风雨”的到来,成为了迫害人民的帮凶。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4:43:59      回复

6 Re: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而曹操则用一生的行动告诉了人们:“大权在我手中,大地在我脚下!”他霸气十足,离君临天下,只有一步之遥……

“为剑而生,因剑而亡”

 曹操的一生都是为了刀剑而活,他大多时间都是在马背上边度过的,这也就是说,曹操一生都在战场上奔波着,而有不少次战斗,他都将亲自披挂上场,这种精神,实在好过现在某个超级大国的总统,整天喊着某某弱小国家藏着“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因此给予“制裁”,宣传“正义”、“爱国”、“和平”一大堆漂亮口号,驱使士兵们去为他的政治利益去送死,自己呢,却又躲在安全的地带,继续煽动更多的人去战场上,反正无非就是一句“为了和平,我们必须发动战争”就对了,说到如此,还是曹操爽快了许多,曹操的精神可谓比他们来得强,至少“真小人”与“伪君子”,我还是比较看中“真小人”的。
 也正是因为曹操这种大不畏的精神,使得臣属和士兵们对他依赖有加,肯与他继续闯天下。说到这里,笔者不由得想起为曹操而牺牲的典韦起来,典韦真是过早地退出了三国时代,对于典韦之死,原因在于张绣的反叛,其起因演义上是说曹操招 妓,历史上说是张绣造谣,《三国志》终究有拍晋朝马屁的成份在内,而晋朝是夺魏朝之业,也就是说《三国志》或多或少也会为魏国一方的人进行袒护,这样看来,曹操引来典韦被杀一事的真正起因已经无法得知了,但这并不重要,即便是真的也不影响笔者对曹操的评价,谁无七情六欲?说没有的大多是伪君子。但曹操还是有过错的,就是允许张绣投降的同时放松了对张绣的警惕,没有削弱其兵权,引来了这场不必要的危害。
 典韦之死,曹操何尝不难过,一年之后,曹操又再思念起了典韦,其场景岂不令人叹息呢?周瑜死了很久后,孙权也说过“我对公瑾的思念不会停止”,这样爱护臣属的君主们,难怪部下肯为其尽忠,誓死不瑜。
 曹操与部下们奔波过无数个战场,他可谓是“为剑而生”,他终究没有战死于沙场,这是他的能干,也是他的幸运,所以说他“因剑而亡”似乎不够准确,但看一下曹操一生的目标究竟是为了什么,他逝世前的理想又是什么,人们又历来以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比如周瑜、诸葛亮、刘备等打败曹操为荣,曹操如此的强大,让人折服,他的理想永远是在战场之上,为此拖垮了自己,让自己陷入了战争的泥潭,再也无法走出来,永远地停留在战争的旋涡之中,说他最后是“因剑而亡”未尝是没有道理的。

“幸甚之至,歌以诵志”

 这是曹操的每首诗最后都会出现的两句话,曹操的诗,多显现悲壮的色彩,而曹操的人生,何尝不是一首诗呢?而这首诗,又是属于悲壮的一首史诗,千百年后的今天,人们亦在回味着这段短暂的历史。
 曹操当日望江兴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如果再让他去一次长江的话,曹操会带着什么心情说些什么话呢?也许曹操当日那样兴叹,是从孙权身上看到了年轻时的自己也说不定。
 一句“歌以诵志”,再现了曹操当日的壮志雄心。朦胧之中,我们似乎又看到了曹操站在山崖旁,口里念着那首《观苍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仅以此文,纪念一千七百八十五年前逝世了的中原霸主——曹操。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4:43:59      回复

7 Re: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叛逆性格
有的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融入社会,了解社会,以兹改变社会 
有的则是赤裸裸的向社会挑战,叛逆性格越强,其挑战越直接
要么他们战胜社会,成为英雄
要么被社会所吞噬,成为悲剧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4:44:00      回复
123

8 Re: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这片水煮三国里叶飞鸿的文章早在今年四月我就看过了,看的出来楼主很喜欢三国,但不大明白楼主为什么都要写上自己<原创>幸亏不是多么热门的文章,看过的人或许不多.否则原创作者要来告你侵劝的啊.呵呵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4:44:00      回复

9 Re:叛逆,是英雄的特权
http://www.teamdo.com.cn/blog/more.asp?name=honghe&id=5374&commentid=4024这个就是原创的地址,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4:44:00      回复

回复8   [<<] [ 1 ] [>>]
回  复:
* 注:系统要求你是会员身份才能使用上传功能!
图  片: 贴图帮助  )
用户名: 18.221.68.196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找私服   手机访问   贴图帮助   系统帮助   注册协议   关于我们
Powered by zhaosifu.net  3.5-20110620  运行时间:0.08105    京icp备0000001号  2024-11-24 04:30:04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