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zhaosifu.net
用户登录 用户注册 忘记密码 手机访问

进入贴吧 按标题检索 按作者检索
贴吧列表 | 推荐贴吧 | 贴吧排行 | 推荐帖子 | 精品帖子 | 热门帖子 | 最新帖子
首 页 > 管理吧 > 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发新帖  回复本帖  
 
回复0  人气204  [<<] [ 1 ] [>>]
帖子顶部广告
1 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1楼

三、志在平天下

“普天之下,莫非汉民,国家威力未举,使百姓困於豺狼之吻。一夫有死,皆亮之罪”,很显然诸葛亮并不是什么好战份子。我们知道天下只要有分裂,战争就不能避免。军事是政治的延续,要实现政治目标,军事手段少不了。综观诸葛亮的政治目标是统一大业,“於是蜀人咸知亮有吞魏之志,非惟拓境而已”。诸葛亮在内政上革除了社会弊病,带来了社会的稳定,并极致的发展了国民经济,使百姓安康,然而这一系列的政略承受者仅是一小部分汉民,割据的局面并不是出山的初衷。

(一)三国的蓝图

天下有实力的集团剩下曹操和孙权两位,曹操文韬武略很强势,孙权虽弱但凭借其天险尚可安。不管是发展还是求生存必然少不了对未来的规划。本着“多算多胜,少算不胜,不算负胜”的定律,分析一下各集团的战略规划:

曹操集团:曹操平定了中原后,很是霸气。吞并南方紧密进行,首先是取长江中游的荆州,然后使刘璋和孙权臣服,以实现全国统一的战略目标。后来三国势力形成后,则实行“蜀亡吴服”的策略。

孙权集团:周瑜提出软禁刘备,分化关羽张飞,然而北有曹操威胁,刘关张又是不为人下的人杰,孙权根本没有能耐控制,别惹火上身就好了。后周瑜又议取蜀,得蜀后并张鲁,然后固守其地,与马超好,表示是空话,因为没有分析怎么取,所谓“不算负胜”。还是说说东吴首席谋士鲁肃早年献上的《榻上策》(孙权就是努力的按照这个路线走):

1、汉室不可兴,曹操不可卒,而北方多诚务(局势及发展分析是对的);
2、、鼎足江东,剿除黄祖,进伐刘表(指明发展方向是取荆州,并用“剿除”和“伐”的方式,但攻伐战的执行难度很大,方针显得粗糙);
3、、竟长江之所极,据而有之,建号帝王,图天下(如能竟长江所极,便可立足进而称帝号。但后面没有进一步提出对益州和中原的策略,图天下只是句空话,该战略的设计是志短而简单的)
所以鲁肃的这个战略规划总的来说是取荆州以保江东,然后割据称尊号,虽然志短,但比较符合江东的实际情况,比起那些投降派的要激进多了,并且还很务实,目标是做到割据自立。

刘备集团:诸葛亮《隆中对》:
1、取荆益的进程很清晰,其中分析了地利优劣、内外矛盾以及夺取的方式(前面已分析,这里不赘述),可谓是“多算多胜”。
2、提出“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政略(跨荆益后,诸葛亮把所有关系战争都提出了相应的指导方针,足见这是个很精密的战略,能设计到这种程度的历史上难见,没有很强的洞察力及谋略是不可能做到的)。
3、“待天下有变,则命。。。。。。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天和、地利准备就绪,则把战略目标指向强大的曹魏,察时机,以荆益为据点,双钳出宛洛和秦川)。

从这里可以看出,隆中对的设计目标是统一全国。诸葛亮是按照“先理强,后理弱”的治乱原则,也就是说吴国是弱国,蜀汉首先要对付的是作为强国的魏国,对吴国只是缓图。而诸葛亮理弱的方针是尽量使用外交手段(外交是军事的重要手段之一)使吴蜀双方不产生对立的局面,以便安心对付曹魏。
可是计划尽管再周密,时势变化总是出人意料,三方博弈,联盟和拆台复杂多变,后面说说诸葛亮是怎样面对瞬息万变的时局。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2      回复

2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2楼

沙发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3      回复

3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3楼

(二)曹操搅荆州

话说曹操在北方连年征战,征乌丸征海贼马不停息,建安十三年正月从乌桓前线返回,就立即作玄武池习舟师,为方便统一指挥,置丞相职,集军政大权于一身,还把马腾举家迁来许都,以免后患,然后七月就在许都集结了十五六万的重兵准备南征。这时的兵马都很疲备,然而曹操显然是争分夺秒的急于征荆州,或许都认为曹操急功近利,个人不以为然:

看荆州情况,话说诸葛亮出山与徐庶同助刘备,私下增兵且与刘琦走得密,而刘表已入古稀并有疾病,我想在北方的曹操不可能闻不出个味来。所以猜测曹操急于南下的动机就是担心荆州落入刘备手中。我们知道当阳徐母被擒,然而这只不过是个谋士而已,貌似无须这样重视。据记载曹操还赠送过“五斤鸡舌香(象征同朝为官之物)”给诸葛亮,很显然曹操要孤立刘备。后来曹操遣五千精骑日行三百里直奔襄阳受刘琮降,又奔江陵取军实,这都是为了抢先机以夺荆州。再后来又想威服孙权(刘璋已经主动献好了),目的是让刘备更加无助。

言归正传,刘表闻曹操集结重兵,立即收缩防务,命刘备从新野撤回樊城,并以汉水来防御襄阳,再以江陵为后方基地,储备军资。正在紧张备战之际,刘表亡故,刘琮接手却私下降曹操。刘备得知后返襄阳,时曹操在宛城,这时诸葛亮欠刘备“攻刘琮,荆州可有”(还有人建议劫刘琮逃),这决不是诸葛亮初生牛犊不怕虎,其时诸葛亮要实行的是刘表的防御部署,刘备在荆州得人和得地利,荆州有十万兵马,愿听刘备的不在少数,拒汉水以守,以逸待劳拒曹操。但不知道刘备是真不忍心违背刘表托孤还是有恐曹症,总之没采纳只管逃,放弃了与曹操争夺荆州的机会,结果只会此消彼长。

东吴对曹操南下,最早作出反应的是鲁肃(此时不知道刘琮降曹操,刘备走荆州),要孙权召回周瑜,并表示,“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可见鲁肃认为刘备有能力安抚刘表群下,并打算主动支助刘备共治曹操。后来孙权得知荆州已失,又被曹操吓着,一下子底气就不足了。诸葛亮智激孙权所分析的几点曹操必败和必北还论,结果应验,曹军初一交战,就不利战败,紧接着就是烧乌林追华容以及江陵战和征四郡。

荆州被曹操搅和,虽然刘备最终取得荆州的大部分和领荆州牧,但是失了襄樊,荆州被三家拆分,诸葛亮的计划有点受破坏,不过还有机会并不影响大局。曹操虽没有实现吞并南方的目标,但从战略上来讲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少阻止了刘备取全荆的意图(关于孙刘借荆什么的都是台面上不撕破脸的客套谈判,实则是底下的实力博弈)。

(三)取益失荆

且说刘备集团立足荆州后,关羽守北荆,曹操没敢动。然而曹操也没停息,忙于整顿内务巩固政权,平定朝内及凉州马超的叛变,在东线与孙权作擦边战争等。刘备集团这边,正如诸葛亮隆中对中所料,顺利取下益州。跨荆益后,刘备集团就要实行“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的政略。诸葛亮主内,刘备主外。对于新生政权,两者必须协同才能立足。

但是蜀汉渐强,自然不被魏吴所容。孙权想分荆州,刘备拒绝。孙权受拒后发兵取荆南,同时曹操亦发兵攻汉中。按照“外结好孙权”的方针,孙权不是对立的,曹操才是对立的。那么刘备的对策应该安抚孙权,作让步是必要的,同时发兵汉中助张鲁拒曹操。可是刘备正相反,发兵五万荆州与孙权对抗,可结果汉中被曹操攻克,益州受压力(曹操“得陇望蜀”见仁见智),刘备不得不向孙权妥协,结果两边俱损。“政治当有先后”(亮集),刘备没有理清。后来刘备攻汉中还花了很大力气,并且得地不得民。然而蜀汉上下还是很兴奋,刘备就急着称汉中王。

荆州这边,关羽被封前将军,与后将军黄忠同列,但关羽这人性格缺陷很明显,先有不服马超,现又不服黄忠,不肯受拜。诸葛亮曾说先主曰:“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先主曰:“吾自当解之。”估计刘备是施恩,给了关羽假节钺。

似乎隐患就在这个人事安排上,第一次关羽写信问诸葛亮,诸葛亮巧妙的回了信,让关羽立即释然。然而这一次,费诗性子直,虽然说服了关羽接受,但心理问题没解决。果然关羽发起了北伐战争,动机应该是黄忠在汉中立下了大功,以关羽这种傲视不服输的性格急功近利也是正常的。可惜这位威震华夏的大将,虽有勇有谋,却没有政治智商,出现了大漏洞,换谁都不会放过取荆州的机会,所以失荆州也就必然了。

诸葛亮的战略计划被破坏,然而不以成败论英雄,隆中对的厉害就在于清晰的规划了从零到统一的发展路线,并对所有的关系竞争提出了精准的指导方针。分析失败的根源在于人为的背离和没有贯彻执行,违背了“结好”方针和军事统筹安排。关系战争的每个指导方针,执行起来都是不容易的,比如“抚夷越”“和诸戎”“内修政理”无论哪个都不比“结好”这个外交方针来得轻松。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3      回复

4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4楼

(四)战略调整

(1)渡过难关:
失荆羽亡,刘备决定伐吴,群下劝阻,但刘备一意孤行。其实刘备伐吴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取回荆州和复关羽之耻。夷陵惨败后,诸葛亮叹:“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个人理解是:
1、诸葛亮是不赞同刘备伐吴的,只是没有立场表态,而且刘备谁也劝不住; 
2、诸葛亮之所以认为法正若在,就会反对刘备东行,最大的可能是诸葛亮的谋略与法正的不谋而合,而这个谋略就是舍荆州,改取雍凉,把东行的兵力转向魏国。
3、那么如果法正也劝服不了刘备伐吴,必然会同往,法正有军计,可以为刘备避风险,不至于这么惨败。
“刘备病笃,讬孤於丞相亮,尚书令李严为副”,诸葛亮的才能刘备是看在眼里,而且向来思虑周密,对蜀汉忠心。此时蜀汉内外危急,诸葛亮作了《正议》,气概凛然的驳斥了魏国的劝降,大振人心。对南夷反叛采取暂缓政策,“闭关息民,务农殖谷”以渡过难关。

(2)“结好”吴国:
孙权虽在夷陵战后请和,但综观孙权为人:
1、赤壁之战:没有勇气与曹操对抗,在保命和保国之间犹豫不定;
2、镇荆州:“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入蜀,诸葛亮镇荆土,孙权遣使通好於亮”;
3、偷袭荆州:担心遭蜀汉复仇,求庇护,向魏国称臣;
4、刘备伐吴:主动请和,担心被伐;
如今刘备败亡国衰,情况有变,诸葛亮自然不放心,便遣邓芝结好孙权。孙权果然犹豫,担心蜀主幼弱国小,被魏所乘,不能保全,思量着是依魏国还是结蜀汉,所以不肯相见,于是邓芝主动上表分析厉害关系:
1、吴蜀有四州之地,大王和诸葛亮都是人杰;
2、蜀有重险之固,吴有三江之阻,可共唇齿,进可并天下,退可立足;
3、如果吴国北拜,那么魏国必求质子,如果吴国不答应,魏国便会发兵讨吴,这时蜀也发兵,那么吴国就不保了;
孙权最终决定绝魏,再后来吴国不再受到威胁,孙权要称帝。蜀汉上下都认为应该拒绝,如果承认的话,那么作为正统的蜀汉将情何以堪,曹魏已经篡汉,现在东吴又篡汉。诸葛亮则认为:
1、孙权有僭逆之心已久,与之和睦,蜀汉可求掎角之势,伐魏也就无东顾之忧了;
2、如予以拒绝,孙权必然忌恨,同时蜀汉也必须发兵征讨篡汉的东吴,实对蜀汉不利;
于是遣陈震庆贺,并签订了分割曹魏的盟约,而这个盟约里大赞了诸葛亮。至此以后,吴蜀关系稳固,合作越来越密切,诸葛亮可以全心伐魏。

(3)“和”诸戎:
诸葛亮的战略调整基本上与隆中对差不多,失去荆州已不可挽回,把目标转向取凉州,如得雍凉后可作为据点,再徐图中原。凉州有以下优势:
1、物产:盛产牛马,可以加强国力;
2、地理:是蜀汉扼守门户的西北屏障,足以成为图中原的根据地;

诸葛亮对诸戎采取“和”的方针(礼有所任,威有所施):
1、维系汉羌交界地域安定,尊重羌胡风俗,军纪严明,通物揽络;
2、从凉州内招募降附的骑卒以扩大军队实力;
3、策反诸戎,使其合力共伐魏国(“鲜卑轲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以应亮”)
诸葛亮的对外政策的目标总算是达成了,争取了最大化资源支持。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3      回复

5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5楼

(五)职能转变

蜀汉前期军事扩张与内修政理两者快速并进,但自从汉中战役后,军事连遭重创,并且短时间内损失了大量人才,军事扩张出现僵局。但诸葛亮本着“先理内,后理外”的治乱原则,也就是先主修内政,后行军事扩张,史载诸葛亮治国是民富国强。这里有必要澄清说明:

1、诸葛亮在《出师表》里说“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私以为这是诸葛亮的远虑,益州地贫民稀,而曹魏地大物博,两者相比之下,蜀汉是危急的,所以应尽早打开格局才是当务之急,而诸葛亮也说了现在“兵甲足”,以诸葛亮谦逊的性格说出这话,想必蜀汉百姓负担并不重。
2、“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情况,蜀汉从来没有发生过到这种困境,这只不过是杨洪论述汉中对益州的重要性,实乃断章取义。
3、“民皆菜色”在诸葛亮时期更是不存在,实为20多年后刘禅昏弱,德政不举,导致国衰民弱。

诸葛亮治理下的蜀汉国情:
1、“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可见蜀汉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是不错的;
2、诸葛亮在国民素质教育上做出了成效,隋朝王通说:“若诸葛亮不死,则礼乐大兴”(礼乐是孔子儒学的精义)。

内修政理这个内部目标也已达成,南征平定夷民反叛刻不容缓。蜀汉上下都认为诸葛亮不该以一国之名望涉险,但是“抚夷越”是件很棘手的要务,一旦执行不好,将影响蜀汉未来的战略进程,前有关羽失荆州,诸葛亮最后还是决定亲征。诸葛亮南征兵分三路,奇正相合,结果取得圆满成功。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3      回复

6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6楼

(六)北伐略谈

(1)北伐是实现统一全国目标的唯一途径,北伐具有积极的意义:

1、寻找突破口蚕食魏国,最终以实现“兴复汉室”为目标;
2、构造全民积极进取的文化,增强国民凝聚力和达到强兵的目的;
3、武力震慑曹魏,达到以攻为守的目的;
4、证明蜀汉有足够的实力对抗曹魏,巩固吴蜀联盟,提高紧密合作;

(2)蜀军强大的战斗力:

1、胸怀大略:亮曰:“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革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御之备,强征伐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禽敌之势,此为军之大略也。”

2、治戎讲武:教令精细,严刑峻法,但诸葛亮极会用法,士兵人人自厉,所以二十军仗都由最高统帅执掌,可见军队素质之高。“亮之行军,安静而坚重;安静则易动,坚重则可以进退。亮法令明,赏罚信,士卒用命,赴险而不顾,此所以能斗也。曰:亮率数万之众,其所兴造,若数十万之功,是其奇者也。”(司马昭灭汉后,特令军事学家陈勰学习诸葛亮的兵法兵制,推行为晋朝的军事制度)

3、作八阵图:“前出四表,后缀八幡,左右折旋,起步金鼓,各有其节,此即八阵图四头八尾之制也。人间但见乐舞之盛,岂有知军容如斯焉!”(李靖);“推子八阵,不在孙、吴”(李兴)。

4、发明器械:发明“木牛流马”运输工具来运粮,节省军队劳力和提高效率;研制连弩和元戎对付魏国骑兵(在《问对》里对曹操的兵制和大略评价一般,但对其骑兵却很赞赏,可见曹魏骑兵的战斗力是很强的)。

5、赏罚必信:亮曰:“赏赐知其所施,则勇士知其所死;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失街亭,马谡违军令被诛;向朗与马谡好,涉嫌知情不报之罪,被诸葛亮免职遣返成都;王平在此役表现良好而被升迁;同时诸葛亮自贬三级。

6、精兵省将:“戎士简练”以减轻国民负担,绝不打“灭敌一万,自损八千”的硬仗。

7、讲信义士气高昂:魏军密进,时逢蜀汉士兵更班返汉,左右认为事情危急应暂缓,诸葛亮以为应以大信为本,遂遣令下去。士兵无不感悦曰:“公之大恩,犹死不报”,后莫不拔刃争先。

(3)五次北伐(正式规模的为三次):

时曹魏历时三世,根基牢固,然西方事重,魏明帝西镇长安,遣曹真、司马懿、张颌和郭淮等名将全力坚守。
1、228年春:亮声东击西,出祈山,魏国三郡反叛,马谡失街亭;同年12月出陈仓应吴国,20天粮尽还,斩王双;明年春亮遣陈式攻武都、阴平,亮自出至建威,淮退还,收两郡。
2、231年2月:再出祈山,甲首三千,“公畏蜀如虎”,粮尽还,射张颌。
3、234年2月:出五丈原屯田,打持久战略,仲达深沟高垒,百姓安堵,反客为主。不料病逝,“死诸葛走生仲达”。

(4)浅析武侯用兵:

1、“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为奇”
(魏延子午谷奇袭,敌未必为虚。诸葛亮提前在汉中屯兵屯田,曹魏必然知其北伐之意,会有相应防御。只是诸葛亮首次北伐,三郡反叛造成极大轰动,才让曹魏始料不及,震惊不已。)

2、“行数千里,若非正兵,安能致远?”“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是谓以奇为正”
(诸葛亮南征,地理诡谲,夷兵分散,行数千里,此为正兵。诸葛亮采取兵分三路,然后止前而诱敌以聚集,一举击破主力,此为以奇为正。李恢那路,被夷兵围困,且与诸葛亮失去联系,然后使用诈降骗取夷兵信任,突围而出,最终与诸葛亮汇合,此亦为以奇为正。)

3、“凡兵却,皆谓之奇乎?”“不然。夫兵却,旗参差而不齐,鼓大小而不应,令喧嚣而不一,此真败也,非奇也;反之,虽退走,非败也,必有奇也”
(二伐,亮粮尽还,王双以为蜀军粮尽士气低,机不可失,孰不知这是诸葛亮的奇兵而非败退,所以被斩;四伐,朝中有事,亮粮尽还,经验丰富的张颌,认为追击不妥,但上司有令不得不为,以致再次被伏;五伐,闻亮病逝,仲达追击但又不知虚实,闻鼓即跑,百姓笑“死诸葛走生仲达”)。

 李靖曰:“黄帝、太公二阵图,并《司马法》、诸葛亮奇正之法,此已精悉,历代名将用其一二而成功者亦众矣。”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3      回复

7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7楼

帖子长度与ID不符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3      回复
123

8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8楼

 还有一段发不上来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3      回复

9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9楼

下篇也出来了 再顶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3      回复

10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10楼

四、万古清高

“所啖食不至数升”,诸葛亮在前线不料病危,“遗命葬汉中定军山,因山为坟,冢足容棺,敛以时服,不须器物”并上遗表,汇报财产,寄予刘禅期望,“伏愿陛下清心寡欲,约己爱民,达孝道於先君,布仁心於寰宇,提拔隐逸,以进贤良,屏黜奸谗,以厚风俗。”病逝时54岁。

司马懿观诸葛亮处所后,情不自禁的曰:“天下奇才也!”魏国境内庶民追思,成都官员纷纷要到前线奔丧,朝廷下令禁止,只有谯周先走一步到了前线。数十年以来,百姓巷祭,戎夷野祀,朝廷终破礼制为武侯立庙。后来钟会伐蜀至武侯墓,下令士兵不准惊动周围,而后司马炎要陈寿收集诸葛亮文集,曰:“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晋永兴中,镇南将军刘弘至隆中,观亮故宅,立碣表闾,命太傅掾犍为李兴为文。。。。。。

1902年,赵藩信步至武侯祠遣闷,撰书了“攻心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本朝太祖十分推崇此联,1958年他来武侯祠时,就在此联前驻足沉思良久,反复玩味联语的微言大义。太祖嘱咐到四川任职的梁兴初,要到成都武侯祠观读“攻心联”。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4      回复

11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11楼

先顶了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4      回复

12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12楼

葛公在时,不觉其异,葛公殁后,不见其比。LZ辛苦了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4      回复

13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13楼

顶一个,武侯千古。
 
秋风五丈原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4      回复

14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14楼

路线是诸葛亮制定的,文化是诸葛亮构造的,诸葛亮是蜀汉的“精神领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诸葛亮可以用“极致”来形容,令人叹服,但“不得天时”。。。。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4      回复

15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15楼

Hi!楼主你好。 根据此贴内容精彩,将此贴内容收入于贴吧前线第三期。 支持贴吧、关注贴吧前线!!!
前线链接:http://www.tbfans.cn/
天龙海贼团 —高傲「世(上)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4      回复

16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16楼

靠 
  这么经典的帖子不顶?
  虽说 
  我是标准的嘉迷亮黑
  但是 
这篇文章(还有他的上 中)都写得这么的好
  再加上lz这么用心
  怎么能这么的沉了涅?
  顶起
  再说
 貌似 我还没有反的说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4      回复

17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17楼

终版在志吧:
 
http://tieba.baidu.com/f?kz=948488534
(下)
http://tieba.baidu.com/f?kz=948486224
(中)
http://tieba.baidu.com/f?kz=948484090
(上)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4      回复

18 Re:综合的谈谈诸葛亮的政略(下)
19楼



作者: [楼主] admin    2011-04-06 12:52:14      回复

回复0   [<<] [ 1 ] [>>]
回  复:
* 注:系统要求你是会员身份才能使用上传功能!
图  片: 贴图帮助  )
用户名: 3.133.128.227  登录 | 注册 | 忘记密码

找私服   手机访问   贴图帮助   系统帮助   注册协议   关于我们
Powered by zhaosifu.net  3.5-20110620  运行时间:0.11621    京icp备0000001号  2024-11-28 04:22:26 tieba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