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幼时即读《三国》,每当读至虎牢关之战,总会遥想其时的江南,庐江舒城有两位风流少年一见倾心,惺惺相惜,竟成兄弟之亲。喜欢孙策,是因为《三国》;但喜欢周瑜,却是在了解史实之后。《三国》素来有扬有抑,当然也有因扬而抑,周瑜便是神化诸葛亮的牺牲品;然而这一扬一抑,在我心中却是适得其反,对周瑜却更喜欢了。 把孙策和周瑜并称为“江东双杰”,不仅是因为二人尽皆青年才俊,更重要的是这两个人奠定了后来的吴国基业。孙权的吴国能鼎足天下,实是此二人之力。“小霸王怒斩于吉,碧眼儿坐领江东”,很欣赏这个“坐”字;“吾得称帝,皆公瑾之力”,一“皆”字当不过分。 在我看来,孙策当属少年早成之人。这大概要因为孙坚死的太早,若以年龄来算,孙坚死时止三十七岁,其时孙策当在十五与二十之间。少年丧父,又有高堂弟妹,孙策身上的责任不可谓不重,何况孙策乃将门之后,又有父仇待报。孙策不愧是雄才大略,忍辱负重之人。冢中枯骨袁公路一向不识人才,对孙策却大为心折。但袁术终不能用,而孙策也绝非人下之人。质玉玺而发兵,如蛟龙之入海,似猛虎之归山,自此孙策纵横江东,不可复制,几年之间,南征北战,六郡八十一州初定。江东基业,孙策一手所创。 孙策初遇周瑜,大喜过望:“吾得公瑾,大事谐矣”。我一直在思索,孙策心中的大事究竟大到什么程度,难道仅仅是平定江东吗?可以肯定的说,平定江东只是孙策的第一步。其后天下大乱,群雄蜂起,孙策既定江东,又岂无心于天下?《三国志》上记有数字,策“阴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部署诸将”。这几个字是很能说明问题的。而孙策之希冀中原争霸的雄心也暴露无疑。 我个人认为这是东吴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不妨分析孙策的上述战略行动,时值官渡之战,曹操于前线应付袁绍尚力有不逮,孙策此举若得实施,成功的可能性极大。而此举若成,曹操将两面受敌,而“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也将是东吴和孙策。 孙策整兵待发,但就在这个时候,命运和孙策开了一个极大的玩笑。二十六岁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刘备二十六岁时还是织席卖草鞋的平民,而曹操二十六时也不过汉朝的一个官吏。二十六岁,应当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大有可为之时,然天之妒英雄,何其烈哉! 孙策的勇武,在三国英雄之中,当是可数。“小霸王”的名号,与太史慈的酣斗,都是明证。张纮曾谏他说:“夫主将乃三军之所系命,不宜轻敌小寇,愿将军自重”。但孙策本身勇武之人,又“恐不亲冒矢石,则将士不用命而”,在这一点上恐怕只有吕布马超可比。但以如此勇武之孙策,却伤于三个鼠辈之手,初听实是玩笑!一个令人无比叹惜的玩笑。 然而我最为叹惜的,却是东吴的命运。且看孙策的临终遗言,“若举江东之众,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可以看出,孙策的愿望是“与天下争衡”,而即若孙策在,东吴就会不断的扩大势力。而孙策若能袭取许昌,迎取汉帝,东吴将不会再偏安一隅,而是纵横中原,即东吴将会迎来自己命运的第一个腾飞。天时耶?人命耶?孙策大志不成而身先逝,东吴在第一个转折点上没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孙策对自己死后的东吴命运是有自己的看法的。他对孙权说“举贤任能,使各尽力以保江东”,其中的“以保江东”即表明了他的看法。孙策了解孙权,他认为孙权虽然擅长任用人才,但行军打仗却是稍弱,于是他指出了东吴的前途:一个“保”字。关于这一点,孙权是切记于心的,后来鲁肃所说“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孙权之所以闻言大喜,未尝不是其言深合孙策所嘱之故。孙策之死是东吴的第一个转折点,自此江东由扩张转至自保。命运之无奈,英雄志不遂,孙策虽死,心不甘耳! 孙策所言之“保”字无疑是正确的:孙策初逝,孙权即位,民心未附,而将心不固。当是之时,不动兵戈方是上策。孙权果然不负长兄期望,举贤任能,东吴政权平稳过渡。但孙策若以一“保”字作为东吴的长期方针,却无疑小看了一个人,那便是周瑜。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0
回复
|
|
|
|
|
2 |
Re: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周瑜最令人心折的是他的性情和胸怀,当然还有军事才能。“内事不决,可问张昭;外事不决,可问周瑜”。而最能体现周瑜军事才能的无疑当属赤壁之战。强敌将至,文官束手,而武将摇摆。“天下事,一人而已”,每当读至东吴文官武将分批探访周瑜询求意见时,我都会有这种强烈的感觉。作为东吴的头号军事首领,是战是降,周瑜一人决也。“众人辞去,周瑜冷笑不止”,夫居危险多恶之境,必存高远决绝之人! 赤壁一战,曹操北逃,自此不敢南向。东吴大获全胜,但我并不把赤壁之战看作是东吴命运的转折点,因为东吴在赤壁之战前后的方针,都一直是自“保”,至少在孙权来说是这样。我倒宁愿把赤壁之战看成是周瑜个人人生的转折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和周瑜的个人处境有关的。 周瑜初从孙策平定江东,虽是功不可没,却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功。身无巨功而身居显位,自然会有人怀疑和不服。程普自恃三朝元老,即不把周瑜放在眼里。如果说孙权需要时间来巩固自己的统治,那么周瑜也需要机会来证实自己的才能。赤壁之战时,周瑜三十二岁。我有时就想,周瑜三十二岁时的军事才能能比他二十四岁时强多少呢(周瑜二十四岁时即名震江东,皆呼“周郎”)?赤壁之战,增加的不是周瑜的军事才能,而是才能以外的东西。“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而赤壁之战,却正是周瑜的东风,经此一役,周瑜再无内部之忧。 我之所以说孙策小看了周瑜,是因为孙策以为周瑜之才只可保东吴。其实纵观江东人物,能保东吴的不在少数,而能扩大东吴的,却只有两个人,除了孙策,只有周瑜。但周瑜和孙策不同,因为身份有别。直到赤壁之战以后,周瑜才得以施展自己的抱负。 赤壁之战之后,周瑜提出了第一个战略方针,便是要铲除刘备势力。其实无论周瑜还是孙权,都已看出刘备终非池中之物。但此时二人对东吴的发展态势却是持不同的见解。我之所以不把赤壁之战看作是东吴命运的转折点,就是因为孙权在赤壁之战之后仍是抱着自保的心态的。《三国志》上记载了孙权不除刘备的两个原因,一是害怕北方的曹操,二是害怕很难在短期内除掉刘备。毫无疑问,孙权仍是以自保为上的。而这种自保,也间接造就了后来的三国鼎立。 而此时的周瑜,却胸怀天下之志。但身为臣子,主上不纳,也是无可奈何。而真正表明周瑜之志的,却是后来他向孙权提出的另一个战略计划。 这个计划可大致概括为“西进取蜀,收张鲁,结援马超,还与孙权据襄阳而制操,北方可图也”。后人来看这个计划,当不禁惊呼:这不就是后来刘备所走的路吗?若有变化,则是马超和张鲁先后败于曹操。可以想象的是,当时东吴的军事实力肯定强于刘备,以周瑜之才,若能率江东之兵而西下,整个西蜀,又能逃脱东吴的手掌心吗?孙权此时也一改一直以来的自保心态,“许之”。于是,周瑜赴巴丘准备。 我把此时看作是东吴命运的第二个转折点。东吴终于又等到了一个可以扩张自己的关键时刻。 但是,巴丘。这又是一个令英雄心伤,令后人悲叹的地方。周瑜满腔豪情的来到这个地方,却再也没有离开。周瑜临死之时所慨叹的绝不是什么“既生瑜,何生亮”,而当是“愚志未展,微躯已殒,遗恨何极!”上天为何不再给周瑜两年时间,如果那样,历史就将不是三国鼎立,而是南北对峙。东吴在第二次可以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候,竟又一次的失败了。上天对东吴,又是何其的不公!因为,自此以后,东吴再也没有碰到类似的机会。 周瑜死后,鲁肃代替。鲁肃是向来主张鼎足而观和联刘抗曹的。周瑜死后不久,刘备即率军入蜀,三国鼎立之势,已然初定。而东吴自此以后,一直在自保中挣扎。 孙策,周瑜,江东双杰,两位虽然名扬于世却终大志未酬的英雄,不能不令后人扼腕叹息。然而往事悠悠,尽附笑谈,无论政治政治争衡抑或军事纵横,其实都殊无意味,人生当首重性情。有两句话是关于孙策和周瑜的,我一直较为喜欢。一是孙策自己说的,大概是和周瑜开玩笑,用现代人的话说是“乔公(大乔和小乔的父亲)的两个女儿虽然长的一塌糊涂,但能有你我这样的女婿,也应该很高兴了”,周瑜长的帅众所周知,其实孙策也不差,更重要的是孙策很幽默;第二句是程普所说的,“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酒,不觉自醉”,程普原本瞧不起周瑜,总认为周瑜太过懦弱,不可为将,如今却是五体投地的佩服,可见周瑜之为人处世。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0
回复
|
|
|
|
|
3 |
Re: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孙策过于自恃武力,像斗将多过像诸侯。
不过我觉得他也是三国中相当出色的君主之一。
起码比孙权强多了。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0
回复
|
|
|
|
|
4 |
Re: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什么叫“乔公(大乔和小乔的父亲)的两个女儿虽然长的一塌糊涂,但能有你我这样的女婿,也应该很高兴了”? 楼主是故意的还是文言水平太低啊.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0
回复
|
|
|
|
|
5 |
Re: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乔公(大乔和小乔的父亲)的两个女儿虽然长的一塌糊涂,但能有你我这样的女婿,也应该很高兴了” ---- 吐血……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0
回复
|
|
|
|
|
6 |
Re: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谢谢楼主的精彩文章 可惜小说的关系 东吴的人物都不是太受欢迎,但这些都不能改变他们都是铁铮铮的硬汉子的事实!!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1
回复
|
|
|
|
|
7 |
Re: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LZ喜欢孙周两个帅哥,到也可以理解,若是谈政治和军事,那就不免荒谬了!孙家两兄弟,就政治才能看孙权高于孙策,孙权当政后的举措没什么不当的,换了孙策不会做的更好。孙策固然可以袭击曹操,提前和北方发生军事冲突,未必就能打赢曹操,而后方不稳,多半会搞得得不偿失,事实上孙策也是因此而死(莫说孙策之死是偶然,偶然中有必然)。孙权难道是守成之人吗?不然,他的政治嗅觉是极好的,该出手是就出手,决不含糊,你看他两次袭击荆州,诸葛亮都没想到吧! 至于你说的周帅的宏图大计,愿望是好的,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别人已经讲的太多,就不说了。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1
回复
|
|
123 |
|
|
8 |
Re: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NO``11`楼的``东吴谁的军事比孙策和周瑜还要高?``在只有兵马数千`的情况下`还要多是步兵而开拓江东``谁还能做到```你怎么看出孙权政治才能比孙策好``孙策在江东极负盛名``个人魅力不是孙权可以比拟的``而对于北击曹操``偷袭许都``个人认为胜出机会非常之大``若论曹操单与孙策抗衡``很难说谁胜谁负``但当时曹操大部分力量都在官渡与袁绍对峙```若孙策进攻`则会形成两面夹攻之势``曹操想打退两家兵超难``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1
回复
|
|
|
|
|
9 |
Re: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至于你说的周帅的宏图大计,愿望是好的,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别人已经讲的太多,就不说了。 作者: 诸葛大梦 2007-8-20 16:21
你何以见得周瑜的宏图大计不能实现?
他所策划的进军路线,不就是刘备和诸葛亮后来实行的路线,几乎丝毫不差。
这不是刚巧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周瑜宏图大计的正确性。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1
回复
|
|
|
|
|
10 |
Re: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少年英杰啊,可惜命不长,要不绝对完美。
作者: 372885176 2008-1-26 00:34 回复此发言 ----------------------------------------------------------
是呀,天妒英才!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2
回复
|
|
|
|
|
11 |
Re: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都别说了,孙策是个人才,什么自恃武力,那你说三国总哪个君主有他那样的武?只有曹操还会用兵,刘备二的就会跑了,其他的更傻,什么董桌,我奇怪那货咋起来的了?周喻还不错,就是跟孙策有同样的毛病,心火过盛!!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2
回复
|
|
|
|
|
12 |
Re:江东双杰与东吴命运
|
|
孙坚死后留给孙策的只有一点家臣而已了连兵都没~~~东吴的基业完全是孙策打出来的,如果儿子废那些家臣也早为袁术所用了~~但是孙坚的实力绝对和孙策是不相上下的~~~江东猛虎和小霸王 这两个都是可以打天下的,孙权只能保江东。
|
|
|
|
作者:
[楼主] 333
2011-04-06 13:40:32
回复
|
|
|
|
|